小时候的我,读书时成绩虽然不怎么优秀,但是在校园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下课铃一响,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走出教室。女同学在院子里踢毽子,跳绳,丢沙包。男同学打篮球,踢足球,跑步。自由组合,自由选择。瘦瘦的身体里有一颗快乐的心,可以放声高歌,可以大声说话,洒脱。
那时候,老师的工作单纯,讲课,批改作业,教育捣蛋的学生,我们时常能看到老师的笑脸。记得,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双手拿着课本,课本上放着粉笔盒和尺子,从办公室里大步走出来。他虽然年轻,但有点驼背,连走路也总是一幅谦逊的样子。同桌阿红给他取名“小弯腰”,我们背地里偷偷的叫,成了数学老师的代名词,只当着数学老师的面才称呼他一声田老师。他戴着一副大大的眼睛,课堂上一会儿往上托一托,一会儿扶一扶,好像鼻梁架不住。
如今,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下课了只能去趟厕所,在走廊里走一走。要么坐在书桌前看书,或说话聊天。没有了我小时候上学的情景,乐趣。就连校园里的图书馆也是摆摆样子。体育课也常常被霸占。一旦上级来检查,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老师再三的交待。每次开学,会要求家长填写一张表,其中一条,你希望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跟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见面,电话。前几天,因孩子作业做的一塌糊涂,打电话跟老师咨询了一下孩子在课堂上的状况。但周一班主任就在课堂上说,每个学生的家长都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还要不要休息了?
我很困惑,到底该怎样与老师沟通?我不想惹老师生气,因为她们很辛苦,班里的学生多,这事那事操心受累,嗓子不注重保养,还会落下职业病。
现在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重,这会议,那活动,跟教学又扯不上关系。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顾着这,顾着那。不能让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做些跟教学不着边际的事,又有什么意义?我家的小孩活泼可爱,多么希望在老师的眼里也是可爱的。就像小学时代的阿红,给老师起着外号,还受老师器重。现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见了面,数学老师还主动又热情的跟阿红打招呼。
老师累,学生累,家长累。身心俱疲。家长与老师小心翼翼的交流,沟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孩子小心翼翼的听。用他的话说,哥在混江湖。工作中又何尝不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小心翼翼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