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近一个礼拜有点倒霉,可能出门忘看黄历了,诸事不顺,哎;这也许才是红尘中最好的修炼道场吧!
11号出门的时候朋友劝我不要来,来郑州的时候还特意打了郑州防疫站的电话询问,给的答案是建议不要来。
这就很奇怪了,有朋友劝,又有防疫部门给你的答案,可是呢,结果我还是来了,这个决策虽然不是太好,与其后悔,不如做个复盘,做了400多字的复盘。
那我为什么会依然决然的来了呢?通过复盘我找到了两个因素!
①动机
促使我来的这个内在动机是什么,我在《动机心理学》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动机驱动行为,我来的动机背后至少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什么需求;暂时保密)。
②木马程序
之前学习的一个课讲到了一个XX的运行法则,里面有讲到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的一个情况,这个世界分为可见层和隐形层。
可见层只占这个世界的4%,96%的隐形层是看不到的。
正如我们从小到大的一些不好的经历像一个木马程序一样植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当中,成为我们的限制性信念,这些信念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会形成我们固有的决策模式。
当有类似的情况发生的时候,这个潜意识中的木马程序就会跑出来,所以才有了后面我决定来郑州这一行为,是我重复了之前的模式,觉察即醒悟,复盘的重要性就提现了出来,虽然改变不了当下的情况,但是可以帮助未来的我省力了。
到郑州后的情况,新闻上看的到,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从局部风控到几乎全城风控,走一个小区,封一个小区,没有找到房子,无奈只能住宾馆。
更可悲的是没有吃的,所在区域附近发现了确诊病例,结果就是不能以任何形式投掷任何物品,哪怕外卖都不给这片区域送了,结果可想而知。
人生哪有完美
其实生活中,也会经常觉得,好像处处充满了遗憾,不够完美:
之前上班路上堵车堵到崩溃,要是能10分钟到公司就好了;工作还可以,但总是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人。
每天累死累活,到手的工资还完房贷所剩无几,大多数时候就像这样,一直盯着生活的不完美的地方,总想要好一点,再好一点。
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北大终身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都没有,给了我很大的治愈。
真实的人生,本就是不完满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经历人生巅峰,也会遭遇人生低谷。
正应了那句谚语所说;我们要学会原谅生活的不完美,就算跌进人生低谷也能沉得住气,积极应对,向内生长,逆境中,需要静下心来修心、修性、修行。
到了郑州后,工作被迫暂停,没办法只能耐下心来学习一些知识;有财商、有情绪管理、有冥想疗愈、有行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虽然足不出户,还是会每天做一些室内运动,出出汗。
刚开始最担心的是入不敷出,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与其担心入不敷出,不如多学几项技能傍身,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才能应对危机。
让我在困境中汲取力量,做到“自我成长”,这样才能熬过这段低谷,然后破茧成蝶,才有可能直飞云霄。
度过人生低谷的最快方式之一,是向高手学习,所以这几天的学习安排的还挺满的。
正所谓;国有道,入则仕,国无道,退则隐。
通俗点就是既能享受旋转木马的单纯,又能享受繁华过处的奢华。
我是家诚,我爱写作,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用文字与你交流。
守得云开见月明 待解封之时 人间烟火 车水马龙 未来仍旧可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