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个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成为学习者,做教师的人更应该有这种自觉的认知,如此,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想办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搬到自己执教的学科知识的框架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建构与解构的结合。
从教的视角来讲,教师的教自然是要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策略与方法驱动学生自己去学。我提出的“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尊重差异,当堂进阶”,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策略。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进步的乐趣……换句话说,就是当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后,能自觉地将有关知识“搬”进自己的仓储中,选择性地“搬”给具体的学生时,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搬运”了,这背后其实是教学技能、教学智慧。
——凌宗伟《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第16—18页
“教师就是个搬运工,怎么搬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句话很朴实,但却道出了教学工作的本质:教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搬”给学生。至于怎么“搬”,要看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技能,而这正是我们教师现在需要努力的地方;至于“搬”的效果如何,这不仅与教师有关,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