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 scalers 的书《持续行动:从想到到做到》,选择看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评分高,而是和格格聊天中,和她说,发现自己工作后,“自己的时间”变少了,活得也比较浮躁了,假装自己很忙碌。
格格给我举例了自己007的生活,还有这位大咖scalers,他是某大厂的高管,不仅工作勤奋,还出了两本书、更文、视频号、运营社群......出于感受牛人的力量,翻开了他的两本书《刻意学习》和《持续行动》。
从书名也能把这本书的核心观点猜个大概——“持续行动”,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比较散,找不到清晰的逻辑线,只能隐约理解他要传递出来的东西。但还是有些触动和启发,可以和大家分享。
1、持续做一件事情,一段时间之后,无须任何人教你,你自然会有新的想法产生
长期坚持一件事的小伙伴,可能都会有感受,随着不断行动,我们对自己的行动力开始有精准的判断,行动量不够的时候,我们对时间和行动量的感知就不准确。
慢慢能非常清晰地规划出未来的成长路线图,对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逐渐对该领域“看得准”。
即使有的道理我们看上去懂了,只有真正去做了,才知道那个道理是否适合自己,往往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才会慢慢发现,很多道理说得真对,比预想的要深刻许多。
2、当你坚持不下去时,用一个更长远的视野来看待
很多事情都是很难得到“及时反馈”的,即使我们做最正确的事情,最开始也不可能得到的都是正面反馈。
我们并不需要因为担心太长远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就像我们根本不会因为要持续呼吸一辈子而感到焦虑。我们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三天——今天、明天和后天。
今天是什么任务,能不能完成?
明天要做什么,能不能安排出时间?
后天会不会有突发事件,我能不能成功应对?
作为一名持续行动者,我们的行动在持续,格局也在不断地打开,这也意味着我们会不断面对新的环境,所以我们也要持续地检视我们的认知,强化那些正确的,修正不符合实际的,这才是成长进步的真正含义所在。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持续做了100天时,兴趣带来的新鲜感会消退,我们会遇到更多困难,也会对改变有更多期许。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思考自己在心态、时间以及方法上的问题,并在坚定和迷茫的交织中前行。积极的思考是加速改变的开始,但看到进步的迹象也容易让我们变得急功近利。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自己的想法,认清自己、认清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飞跃打下基础。
3、生活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当我们做一两件傻事,也未必会立刻得到惩罚,可能也没有人说你不行,有时候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正面反馈。
我们葬送自己未来的时候,没有人为我们做出预警。生活是一张漫长的考卷,我们不停地写,却不能马上看到标准答案,也不知道错了没有,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涂错了答题卡,而马上就要交卷。
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有可能犯错误,而且做得越多,越有可能遇到随机事件,越有可能得到预料之外的反馈,犯错的可能性也越大。我们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而外在的世界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