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24节气中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我最喜欢一个词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实也和我们的节气有关。
资料显示: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虽然我们常常将立冬作为冬天的开始,但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很多地区在气象意义上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特别是广西,现在已经是11月中旬了,日间还有30-32℃的高温,人体感觉还在炎夏,唯一的变化就是早晚的温差较夏天大,一般广西在12月才进入冬季,寒冷慢慢来袭,来得慢也走得很快,才刚穿上厚衣服不久,暖春就匆匆而来了。
在这个阶段,我们平时保健养生该注意点什么呢?
据《黄帝内经》记载显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刚才我也说了:秋收冬藏——在冬季,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相对缓慢,应顺应自然,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规律,倘若违背,伤害肾气,甚至到春季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正所谓“冬伤于肾,春必温病”,所以我们人体在冬天要“藏好”,那我们要怎么藏呢?
饮食方面,对于手足冰凉、怕冷、腰酸、畏寒等阳气虚损体质的人群,应多吃温阳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鹿肉、鳝鱼、韭菜、枸杞、核桃仁等。传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一个很好的温补之品,但也要注意适度,不可过补,特别是脾虚的人,应该先调节脾胃,补了会虚不受补。
运动方面,即使在冷天,我们还是要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慢跑、骑自行车或者打太极拳,还要注意防寒保暖、劳逸结合。室内运动的话,不适宜开暖气太高温度,室内外的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对身体一些对寒冷特别敏感的部位,如膝关节、头颈部、肩背部等八虚之室应当注意保暖。
睡眠方面,睡前不要进行过于兴奋的活动,让心情不易过于激动,尽快进入深度睡眠。早上的时候,可以适当晚起15分钟。每天睡前,最好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不仅御寒保暖,还可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情绪方面,要保持安静的情绪,防止冬季日照短导致的抑郁或烦躁易怒,情绪紧张和过度兴奋,均不利于阳气的潜藏。
冬季藏好了,来年才能生龙活虎,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都要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