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曾批判内向的性格,认为这是羞愧、自我、不友好的表现。直到今天,在外向的世界中,内向、敏感的性格仍旧饱受人们的诟病。
但是《天使爱美丽》却向世人展现了,内向高敏者同样能拥有豁达乐观的幸福生活。
主人公艾米丽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她的父亲是个性格孤僻的医生。每次体检是父女俩仅有的接触,所以艾米丽总是兴奋地小心脏砰砰直跳。但是,对此一无所知的父亲却断定艾米丽患有心脏病,不能去上学。幸好,艾米丽的母亲是教师,只是有些神经质。
艾米丽总是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她唯一的朋友,是一条叫“抹香鲸”的小金鱼。但是家里压抑的气氛,害得小金鱼都频频跳缸自杀。小金鱼的行为让艾米丽的母亲歇斯底里,最终决定把它放归小河。艾米丽看着游走的小金鱼,无比惆怅。
为了补偿艾米丽,母亲塞给她一个二手相机。可是,当她拍完天上的“小熊”云彩时,面前恰巧出了车祸。邻居哄骗她,她的相机会引发一连串的意外事故。这让艾米丽惊慌失措,内心充满罪恶感。
就是这样一个内向又敏感的小女孩,大家都会认为,她长大后根本无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但是,艾米丽却成长为了一位“天使”。她用佐罗的方式暗中帮助身边的人们,最终也勇敢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内向高敏者》一书中,作者西尔维亚·洛肯提到,对于兼具内向与高敏感特质的人,其实已经拥有了很多获得幸福的天时地利人和。内向高敏者不必强迫自己改变,也不用逃避内向敏感带来的劣势,只要认识到自己的性格优势,就能开启这笔“沉默的宝藏”。
内心的独立遇到非凡的意义,内向的人也能掀起一场革命
内向高敏者,虽然不像外向的人一样常常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但他们可以很好地与自己相处。而这种内心的独立,则帮助他们看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并质疑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艾米丽在晚间洗漱时,看到电视机里戴安娜王妃去世的消息,她突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她脑海中甚至预演了自己的葬礼,“艾米丽英年早逝,享年23岁。黄土掩娇躯,愿她悲天悯人的情怀永垂千古。她临终前所抱撼的是,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父亲在忧郁的日子里带来朝气”。
幸运的是,内向高敏者善于分析。他们可以迅速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哪怕是面对“寻求自身的意义”这样的问题。
很多内向高敏者,在外向的世界都有着非凡的表现。比如,脸书的CEO扎克伯格。他曾表示,建立脸书并不是为了成立一家赚钱的公司,而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
美国科学家布莱恩·利特尔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受到三种因素影响:遗传、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决定和目标。正是第三种因素,为我们解释了为何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内向高敏者可以在外向的社会中取得如此成就。
当内向高敏者寻求到自身的意义,他们就会打破常规,甚至掀起一场革命。
而艾米丽也正是在那一刻,希望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她在看新闻时,惊地掉了手中的玻璃瓶盖。滚到墙边的瓶盖稳稳地敲开了一块墙砖,露出了里面封尘的、一个小男孩的童年藏宝盒。艾米丽决定开启自己的“天使之旅”,她准备悄悄把这份珍藏的记忆送还给盒子的主人。如果对方感动,她就继续做好事,开始积极参与他人的生活。
敏感伴随着同理心,用安静的方式改变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不是只有自己,每个人都处在人际关系中。虽然内向高敏者极少成为周围人的焦点,但是他们对周围的人却时刻报以无微不至的关注。
人们都希望可以从世界中寻找到一种回应、一种共鸣。但是只有同理心,可以让两人保持相同的共鸣频率。这正是内向高敏者的优势。
当艾米丽躲在电话亭,看到盒子的主人留下幸福的眼泪。她决定,开始一系列的暗中助人行动:
邻居爷爷骨骼脆弱就像“玻璃人”,因此无法走出家门。艾米丽就把大千世界有趣的事,剪辑成录像带,悄悄放在他家门口的地毯下;
房东太太一直沉浸在丈夫外遇、意外离世的悲伤中。于是,艾米丽利用老信件,精心拼接了一封“迟到40年”的假信,邮递给房东太太,解开了她的心结;
艾米丽的母亲去世后,父亲更加忧郁。艾米丽偷走了父亲的“小矮人”,托付给空姐带它环游世界,并寄相片给父亲。最后,父亲终于走出自己的阴霾,决定来一次国际旅行...
社会学家哈尔特穆特·罗萨,被《时代周刊》誉为“自在生活的外交部长”。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进入某种领域,激发出了共鸣,这个人才能自在生活。
内向高敏者正是在这种自在生活中,以一种安静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哪怕遭遇暂时的障碍和失败,他们也能用毅力和认真的态度,坚持下去。就像J·K·罗琳被退稿12次,才找到一家小出版社,印刷了500册的《哈利·波特》。只要在失败时,加入正面情绪、不因失败的行为而否定自己,失败就自有意义。
低调的内涵,不断探索自我,用本真直面生活
内向高敏者不会大张旗鼓地表现自己,在其他人看来,他们就是些无趣又郁郁寡欢的人。但实际上,内向高敏者只是不喜欢肤浅的寒暄、老套的话题。他们喜欢的是更有内涵的探索。其中,也包括自我探索。
就像每束光都会投下阴影,“自我探索”也有它的阴暗面,那就是自我否定。内向高敏者时常会忽视、压制和贬低自己的需要,哪怕是爱情。
艾米丽在地铁站的自动照相亭遇到了一个收集破碎相片的古怪男孩尼诺。她捡到尼诺的相册,看到里面贴满了用碎片重新拼成的照片,其中一个光头先生的照片出现得最多。在艾米丽解开“光头先生之谜”的过程中,她对尼诺暗生情愫。
她在还相册时,既害怕尼诺认出自己,又怕他不认得自己。最后,艾米丽托朋友塞给尼诺纸条,另约地点。不论是碰巧错过,还是有意躲避,艾米丽都还没做好面对尼诺的准备。
当尼诺没有准时到达见面地点,艾米丽伤心不已,甚至引发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联想:他是不是没来的及将照片拼起来,就被绑匪当成了人质,途中他失忆被当成通缉犯,关在运去伊斯坦的集装箱里...最后艾米丽得出结论,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自我否定,是躲避风险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不抱期望,就不会痛苦和失望”。
但是,就像《内向高敏者》中谈到的,如果我们一直排斥内心所求,再想找回它就十分困难了,甚至远比为实现梦想而克服的困难更大。自我否定不仅会夺走一个人的快乐,还会与自己的内在断开联系。
想要停止这种自我伤害,就要重新回到“我想要什么”的问题上。把直觉当成第一个指示,耐心地了解直觉背后的需求,然后不断问问自己“然后呢”,挖掘更深层的想法,最后积极地围绕梦想创建自己的生活。
就像邻居爷爷鼓励艾米丽,“小艾米丽,你不是脆弱的玻璃人,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假如你错过机会,你那颗心迟早会像我的骨头那样,又干又枯,别再犹豫,去找他吧”。
当艾米丽鼓起勇气,匆忙打开门准备去追回尼诺,尼诺就在门外。
内向敏感的人,可以无限接近幸福生活
《天使爱美丽》并非一部从头到尾充斥着快乐的影片。甚至可以说,它讲述了一群孤独、挫败的人。但是,观众却感受到了温馨、欢快的幸福。艾米丽虽然内向、敏感,但是成为了人们心中古灵精怪的天使。
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童年和艾米丽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也是单纯善良的小女孩,像艾米丽一样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但是松子的人生,却走向了无尽的压抑和悲伤。
面对背道而驰的两种人生,人们不禁疑惑,幸福生活的秘方到底是什么。
幸福是因为内心产生的喜悦吗?就像父亲看到松子做出的夸张鬼脸,不禁一笑;亦或是,升职加薪、遇到爱情、孩子降生带来的美好。
也许,并不是。这些喜悦虽然可以带来幸福感,但终究不久就会消失。这算不上是真正的幸福。
早在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也探究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只有合适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才能让人们感到真正的幸福。
比如,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和长处;设立的目标不要只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要能帮助和成就他人;做对自己来说正确的、有价值的事;自由决定哪些事是对自己有价值的。
就像艾米丽,她虽然内向敏感,但她借助性格带来的优势,一次次地化身“佐罗”,暗地里帮助身边的人,并收获着自己的快乐。
艾米丽的内向敏感,让她拥有独立的内心,并寻求到了自身的意义。她运用同理心,持之以恒地做着好事。在过程中,她善于倾听,谨慎又专注。而这些内向高敏者的优势,正是让她获得人生幸福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