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水果,没有我不喜欢的,当然包括西瓜。
昨天,家庭聚会,买了两个小西瓜。当地称作巴掌西瓜,顾名思义只有巴掌大小。这个季节,还不到谷雨时节,气温算不上热,但也不冷。不冷不热的其实很是舒服。但这个时节吃西瓜貌似就没有大汗淋淋时来一块冰冰凉凉的西瓜来的清爽舒服。
昨天还是25度的气温,今天又成了16度,一场春雨慢悠悠浇下来,就把热乎乎快要躁动的心平静了下来。昨天的西瓜可能真的是因为时节不到,吃到最后竟然还剩了两块。今天上午,外面下着雨,我就坐在窗前,看着雨,犹豫着要不要把那两块西瓜送进肚子里。后来,经不住“节约”的规劝,两块西瓜凉凉爽爽的下肚了,只是很快便又灌进去一杯热乎乎的水。真是有点自己找罪受的委屈,但两难之间,其实可以选不难受的。但这张嘴啊,就是有些“自找苦吃”!
雨就这么淅淅沥沥的下着。
这个季节里,这些熟透的西瓜也是不容易,人为了早早尝鲜,把它们关在大棚里,制造闷热潮湿的环境,催着它们成长,催着它们把心变成红色,然后被切开送进人的胃里。
下午,雨敲打窗户的声音竟让我不得不把眼睛从屏幕里挪开,看向窗外。却看不清楚记忆里那一根根像线一样的雨,没找到珠子一样落在地上的雨。起身,换到阳台的窗户前往下看,对面的楼里有匆匆打着伞从楼道里跑出去的人。匆忙的脚步和压低的伞让我明白我的判断没错,雨是越下越快乐和恣意了。
朋友发信息,给我从老家带了几个小西瓜放到了小卖部门口,让我雨停了记得去拿。又是小西瓜,冒雨送到了,这份情谊我再拒绝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没送上来或者让我冒雨下楼拿,这也是位性情中人。
只是今天这个西瓜,让我有点喜欢不起来了。
小时候这个时节,西瓜是刚出了秧子的,鲜嫩的小苗苗从塑料膜里爬出来,塑料膜还得继续给西瓜根保暖呢。出了秧子,等它慢慢的长出蔓子,在地里绿油油的爬。爬啊爬,爬到我们开始热得脱去长袖,换上短袖的时候,指甲盖大小的小西瓜上就开始上顶着小黄花了。开花后,就离吃西瓜不远了。
小时候吃西瓜,大约在六、七月份,六月底的时候大街小巷就开始有人吆喝着卖西瓜了,但那时西瓜刚下来,价格略贵,一般家庭是不会去尝鲜的。父亲经不住我们几个馋嘴孩子的折腾,只能下决心买一个西瓜尝尝鲜。大人切的时候,会把西瓜切成窄窄的一块一块的,这样啃的时候就可以啃的更干净些。每年的第一个西瓜,我们总是会把瓤啃到翠绿为止。一点点能吃到肚子里的部分都不舍得浪费。
等到八月份暑假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西瓜就到处都是了。当然这个时候的西瓜,瓜农们基本都是贱卖,记忆里最便的时候应该是5分钱一斤。有一个黄昏,卖西瓜的小贩热的不行,想早点卖完了回家,就在村里吆喝着“西瓜便宜卖了,5分钱一斤啦!”于是,听到吆喝声的父亲便扛回家两麻袋。倒在地上,圆溜溜的十来个大西瓜摆在那儿,像十来个绿色的诱人的球一样。于是,差不多一个星期里,我们姐弟几个渴了就拿个勺子挖着吃西瓜,现在回想那个场景,都觉得甚是欢乐。
现在的孩子,冬天的时候想吃西瓜,超市里都是有的。冬天屋子里供着热乎乎的暖气,有时候室温都能到二十八九度。不要说孩子,大人也燥热的想吃一口西瓜解解燥热。冬天超市里卖的大都是黑美人,那像现在上市的西瓜品种就多了,有麒麟西瓜、冰糖籽小糖丸西瓜还有精品2k西瓜。黑美人这个时候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因为口感上还是逊色挺多的。
只是,口感再好的西瓜,还不到品尝它的季节,吃起来就缺了些感觉。
我还是喜欢在热的流汗的时候,品尝西瓜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