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语新】
从专业的角度讲,人的压力来源,来自于三种情况,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
比如疾病饥饿是属于生物性压力源,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是属于精神性压力源,离婚,家庭中的长期冲突是属于社会环境性压力源。三种不会独自存在,一般都涵盖两种以上的因素。
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本身并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我们体验到的压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历程,那就是人的内心冲突,和冲突之下的情绪体验。
“双趋冲突”是第一种内心冲突模式。双驱就是两者都想要,但实际情况不允许,只能要一个,因此开始有不好的情绪体验。
一个女孩同时被两个男孩追求。两个人都各有好处,对女孩也很好。女孩对两个人都挑不出毛病,都很喜欢。大有“鱼和熊掌必须兼得”的趋势。然而她必须只能选一个。于是她陷入“双趋冲突”的局面。并体验到痛苦的压力。
“趋避冲突”,小李和女朋友恋爱三年了,女朋友一直想要结婚,但是小李总以各种借口推脱着,小李也想结婚,但是一想到结婚必然要承担种种责任,而且失去了某些自由,所以小李最近一直陷入压力当中。这种压力就是趋避冲突引起发的。
“双避冲突”,与“双趋冲突”正好相反。是那种腹背受敌的情景。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他们很纠结,如何选择,或者如何能逃避选择。最终他陷入被动的境地“听天由命”。
“双重趋避冲突”当面临两种可能的选择。两者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比如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一个单位工资给的高,但是没啥前途,另一个单位工资低一点,但是有上升的空间。于是你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使自己陷入双重趋避冲突中,从而体验到无法选择的压力和痛苦。
这四种形式的压力来源往往体现在生活中方方面面。人们普遍因为这4种情况的任意一种而选择不了。
其实我们更多的人压力都来自于自己。要么想的太多,要么要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