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已是第十三周,上周对班级阅读进行了 统计,如下表格:
孩子,是要穷养出吃苦奋斗的精神,还是富养出疏阔温厚的性格?是要让他深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得来不易,还是让他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尽撒才华?
不论选择哪一种养育模式,或者说不论能给孩子哪种养育方式,在阅读这件事儿上绝不能吝啬。
《人民日报》的刊文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初中掉下的成绩,可能都是小学欠下的阅读账?
【培养专注的阅读习惯最重要】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培养一种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只能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
阅读是需要耐心的,实际上,决定孩子未来人生和事业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专注和耐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就不必再纠结于孩子读什么书,而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
【“量”比“质”重要】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如同健身时必须通过反复提举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长,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
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在给孩子的第一本书上涂蜂蜜,让孩子从小就认为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目的正在于此。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而在阅读】
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常常考100分,为什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突然就被落下了?
其实,小学成绩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而初中成绩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小学时,家长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 总的来说,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没有量的累积,就没有质的提升。
小学欠下的阅读账,早晚会暴露: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就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接下来家人就要担心成绩啦,本周三全市小学生期中考试,平常心对待,高标准要求。考后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做这三件事情哦:
1、帮助孩子分析卷面的得失情况,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乘胜前进,为下一次的考试“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取做到越考越高分,做个常胜将军!
2、家长要善于从中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放大,给予鼓励。这种期待和鼓励会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给孩子以信心,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更坚强,更勇敢,更有上进心。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学习,会让做家长的您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3、分数本是对孩子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它只是个形式和手段,并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才能,更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理性对待期中考试成绩!
首先我们不能纠结于分数,其次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分数,最后帮助孩子查漏补缺,使孩子不断持续进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