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客观聊一下关于香港保险金入境经过同事在2015年为自己和女儿购买了两份香港保险,自己是分红型寿险附加重疾险,保额10万美金,每年保费3258美元。女儿是分红型寿险附加重疾险,保额为10万美金,每年保费1215美元,从2017年开始每年收取一定比例手续费,费用不多。
因为每年缴纳保费方式不安全(把保费打给香港方面代理人,由代理人代缴),且外汇管制越来越严格,考虑到后续万一发生理赔不确定理赔金是否能安全拿到,所以同事再三考虑后,决定退掉这两份香港保险。
累计已缴纳四年,总交保费17899.56美元,退还现金价值948.52美元。大人保单退保后,现金价值为600美元,红利为125.61美元;女儿保单退保后所得,现金价值194.14美元,红利为28.35美元。两份保单头两年现金价值均为0。
退保手续是由香港代理人把退保申请书等各项资料寄给同事,签字后寄回。因当时同事的朋友去香港游玩,本来同事想委托朋友代为领取保险金支票,但是香港代理人以不清楚香港花旗银行是否可以委托他人代为领取支票为由拒绝后续服务,她表示支票给到投保人以后,她的服务就终止了。所以最后支票是由香港代理人寄回给我同事。
重点来了,当同事拿着两张退保金支票到中国银行想兑换成人民币,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外汇来源与保险有关,都不能兑换,除非是短期旅游消费型意外险。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短期性消费型意外险无现金价值。然后,银行工作人员还加了一句:你是境内人员还是境外人员,同事回答境内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境内人员就应该购买境内保险,你为什么要购买境外保险。
之前我询问客户为什么去购买香港保险时,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我朋友xxx在香港贴买了保险,觉得特别好,于是他们也去购买了香港保险,跟风而已;只有极少数人表示他们是因为财富足够多需要做全球资产配置来分摊风险,并且他们极有可能已经拥有海外身份或者他们的子女即将拥有海外身份。
我们可以把保险理解成灭火器,试问,谁会把灭火器放在国外呢?当时生病或者发生不可预见的风险,急需理赔金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本人去境外办理理赔手续,而且还要冒着理赔金无法兑现的可能,那么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你真的适合香港保险吗?
最新动态:今天(20211016)当事人刚刚又去了趟中国银行,保险类相关支票依然不能兑付。
附上填报说明和申请表
本文是转载,感谢大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