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在家太娇惯了,我们实在管不住,只能麻烦老师多费心!”话里满是无奈和期待。可仔细想想,这份期待背后藏着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越来越明显的错位。很多时候,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哪怕是犯了错,也总想着“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了”,用包容代替了引导。
但孩子终究要走进校园,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遵守规则。这时候老师才发现,那些被宠爱的“小太阳”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批评难以接受,对规则视若无睹。老师们何尝不想帮助孩子成长?可如今教育讲究循循善诱,既不能严厉斥责,也不能过度惩罚,能做的大多是耐心沟通、反复提醒。可这些努力,比起孩子多年形成的习惯,常常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孩子成长路上的两条腿,少了哪一条都走不稳。家长在孩子年幼时给予的不仅是衣食无忧的生活,更要教会他们明辨是非、懂得尊重;而学校则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相互理解、彼此配合,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需要家庭的温暖滋养生根,也需要学校的阳光雨露助力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意识到,教育从来不是某一方的孤军奋战,而是家校携手、共同奔赴的旅程。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稳稳当当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