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电影市场,绝对是《哪吒2》的天下,它以断层垄断的方式,把真人电影远远甩在了后面。就像一位武林高手,轻轻松松就把对手拍扁了。
六年前,它一炮而红,掀起了中国电影界的滔天巨浪。
六年后,它再次搅动了电影江湖,让电影界不得不重新洗牌,仿佛一场新的武林大会即将开始。
这部电影之所以受欢迎,大概是因为它的主题完美契合了在高压社会状态下子女们的现状。也满足了父母对自己越来越难以管教的孩子的最高期待。希望他们也能像哪吒一样,即使抓到一手烂牌,即使开始顽劣不堪,也能在某个契机下幡然醒悟,从而逆天改命,脱胎换骨,最终成龙成凤。
不过,影片只是用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要经历漫长的煎熬和付出,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少年或成人。这简直比登天还难,让人不禁想吐槽:“你们这些编剧,能不能别这么草率!”
既然不能缩短期待时长,那就从影片中吸取精华,尽量增加让孩子更优秀的生存因素吧。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需要耐心打磨。
影片中的哪吒是因为太乙真人的喝酒误事,阴差阳错地和敖丙换了命,成了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小魔王。而在这之前,他的父母早已知道他的命理,本可以不让他长大,这样也就不会为他麻烦而又短暂的一生所拖累。然而,就在太乙真人准备将刚出生并露出邪恶微笑的小混不吝杀死时,他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展现出了为人父母的责任感和善意,为他留下了在人间立足的机会。
这一举动,也让太乙真人感动不已,放下了神的无情,恢复了人的善良。从此,一对父母、一个师父,成为了哪吒的三大守护神,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和死忠粉。
师父教给他逆天改命的通天技能,父母则给了他无条件的爱和信任,以及助他战胜心魔的强大内心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父母和师父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为他的改邪归正埋下了伏笔:
一 任何时候都无条件的爱和信任
尽管哪吒前期搞破坏、戏弄别人,甚至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他的父母依然把他视如珍宝。
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冒着生命危险陪他踢毽子,累得精疲力尽,家里被他搞得一片狼藉,但她毫无怨言。他的父亲为了让他不再承受三年后的天雷轰顶,甚至求得换命符来移花接木,用自己的命换他长生。
而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即便被哪吒戏弄得全身肿大如球,仍初心未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全部技能传给他。
二 在孩子和别人闹矛盾时,不急于发火冤枉自己的孩子,也不给别人妄加罪名,而是明察秋毫,找到事情的真相,并及时护短,给自己的孩子平冤。
在哪吒救了一个小女孩却被误会时,他的父亲明察秋毫地找证据,甚至为了给他过一个美好的生日,挨家挨户地上门解释和邀请,只为了让哪吒相信自己是正义之神灵珠的化身。
我见过很多家长,在孩子或下属跟别人有矛盾时,不问青红皂白,先认为是自己孩子的问题,然后就对孩子横加指责。事后发现冤枉了他们,也不道歉。这样会导致孩子认为你不相信他(她),不爱他(她),自己作为孩子得不到与大人平等的公平待遇,内心滋生出错误的价值观。
三 默默的陪伴和付出,不求回报。
敖丙的父亲费尽心机地帮他变大变强,好让他为全族挣名分,甚至把全族复兴的重任压在他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敖丙就成了全族复兴的工具人,万龙之鳞既是他的保命符,也是他不堪重负的大山。
相比之下,哪吒的父母对他的爱伟大而无私。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一生快乐、善良、无憾。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善意,让他从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变成了对抗天命的强大动力。
当哪吒对敖丙大声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你是谁,只有你说了算,这是我爹教我的道理”时,那是带着强大的能量和对父母满满的自豪感,发出了震撼天地的力量。
在这种力量下,任何认怂的借口和天命之论都不足挂齿。因此,敖丙放下所有家族重担,与哪吒一起对抗天劫。此时,他们的人生和人性都得到了升华,也是大人成熟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哪吒死而复生的过程中,他的父母一直陪在他身边,在他可能完全魂飞魄散时,不遗余力地在废墟中寻找他的遗体。
而敖丙的父亲,明明有能力咬断锁链,却因为害怕再次得罪上天,不肯为自己的儿子与天斗。这也是敖丙天性里怂的原因,因为他背后的父亲不撑他,不给力,所以他没有底气凭一己之力去对抗天命。
写在最后:
希望所有父母在看这部电影时,不只是哈哈一笑,而是要领悟其他父母正确的教育观和责任感,从而当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
也希望所有孩子,不管是从父母那里,还是从外界,都能吸取到强大的内心力量。在这种力量下,不管你抓到的是一手好牌还是烂牌,它都能为你保驾护航。让你抓到好牌时能杠上开花,平步青云;让你抓到烂牌时能与不公天命斗到底,直到天命为你的人生让步,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