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清早跟晓宁聊了两句,我不自觉说起了销售训练营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而且试图要把自己在销售训练营习得的一点知识进行“分享”,说完我就意识到自己依然会有这个毛病: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过于强烈的分享愿望,而且,会希望对方立马接受。
觉得自己经常做这种蠢事,明明在销售训练营被历练了一个月,也理应掌握了正确的分享方式,怎么还总是做这种蠢事。问自己,正确的分享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是,你客观陈述事实,不掺杂情绪,然后把判断的自由交给对方。
这一期的销售训练营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收获,我主要用自己获得的三份收获来写一写这个过程。也算作一份参与感受。
1.一份观念的转变
在8月1日到30日期间,我记录了11篇日记,庆幸曾经留下这些文字,让回忆变得简单容易:
8月1日《退?进?》:参加销售训练营的第一天,遇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为用心写了一篇介绍定投课堂体验课的教程,结果阅读的人数寥寥;用心写了两条朋友圈,也只有两个人点赞。当时就觉得销售这事太难了,下意识心生退意,于是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告诉自己不能懦弱......
8月2日《看到问题的根源》:听了销售训练营里的第一节教练分享课,瞬间明朗,教练的分享帮我找到了我不敢销售、逃避销售的根本问题:与金钱的关系别扭和内在资格感不够。
8月4日《如果不曾体验,又怎能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原本对销售训练营没有期待,也并不打算参加,机缘巧合又参加了,刚听了两节课,就觉得很多认知被打开了,惊喜之余有惊吓,庆幸自己参加了。
8月5日《有感于他人的“听话、照做”》:有些教练的分享对我的触动已经不止局限于销售这件事,对于做其他事情同样有启发。「听话、照做」是一种很强劲的践行方式。
8月8日《你在挑容易的事儿做?》:教练早就强调一定要写一篇你与定投课堂之间的故事的文章,分享你的改变、收获,我作为一个日更的人,却迟迟没有做这份工作,我意识到,我在回避困难,专挑简单的事儿做(然后我在8月21日花时间写了一篇自己与定投课堂的故事)。
8月10日《销售小白的一次“瞎操作”》:遇到朋友对定投课堂感兴趣,我上去就一通自说自话,意识到自己真是蠢,新手做事总容易一上来就用力过猛......
8月11日《一点一点重新感知销售》:意识到好的销售是一种能创造「多赢局面」的行为,基于现在正在销售的标的足以创造这样的局面,所以,对销售的心理障碍又少了一分。
8月12日《销售的标的只有一个》:销售最核心卖的还是自己,所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持续践行,努力成长,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8月13日《关于反馈》:销售是一件长期工程,不能因为当下得不到外界的反馈就心灰意冷,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8月24日《感知销售中的卡点》:依然会有「不好意思赚别人钱」的心理卡点,因为觉得正在销售的标的没有成本,所以不好意思赚钱。通过教练的启发意识到,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注意力,这些其实是远比金钱高的多的成本,我付出了最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感觉一下通透了。
8月27日《拿“低配”的特质怎么能把事情做好》: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得拿出“高配”的特质,什么玻璃心、没耐心之类的东西统统剔除......
通过以上的记录能看得出,在这一个月当中,我正在逐步清理销售当中的心理障碍、认知障碍,到了最后,能够用一种不同于一开始的眼光去看待销售,并且付诸实践。
2.一点行动的改变
以前没有重视过朋友圈的经营,朋友圈也处于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的状态。6月份发了21条朋友圈,7月66条,8月截至今天94条,平均每天3条,积极展示自己的日常。期间收到梅子的反馈:
最近看你的文字很有力量!
这几天的文字(公众号和朋友圈)不是刻板的说教,更是真实的展现,而且明显感觉到有力量感。
有没有感觉你自己比之前更打开了?
在这鼓励当中,我最珍惜的是第三点,因为过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很希望能打开自己,没想到通过一种简单的看似无足轻重的方式,就打开了自己。
而且,发朋友圈这个动作,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思考,会让人对日常听到的课、遇到的事、见到的人保持觉察,偶尔会发表一些看法,可能也正是那些偶尔发表的看法,让别人感知到了我最近的状态。
3.来自外界的反馈
期间有10个伙伴跟我要了笑来老师的电子书,这当中有一部分可能只是凑个热闹,但有些人真的认真去读了书,并且还在跟我保持沟通,希望能更多了解这个社群。目前有三个伙伴跟我约了饭,想要见面详细聊聊。
虽然我没能在这个月里有所突破,眼下的结果让人有些遗憾,但是,用长期视角,只要未来的结果是好的那就无妨。
这期的销售训练营让我改变了对销售的认知,打破固有的行为模式,让我乐于去分享展示,打开了自己,这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