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森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欣赏。它一般是用古典艺术语言造句和修辞,具有典雅、精炼、优美的特点。对联,又称之为楹联、楹贴。
我国最早出现的对联可追溯至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一副春联。
相传,古代东海度塑山有一大桃树,桃树下住有神荼、郁垒二神。二神主管万鬼,每遇有鬼作祟,他们即将其捆绑起来喂虎以保民安。
于是,民间在春节时,为求太平、趋鬼压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悬挂于左右门上,这就是“桃符”。这种习俗先后持续了一千多年。
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成书写联语的对联。据宋张唐英《蜀梼杌》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当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但这种春联,在当时还是写在宽一寸,长约七、八寸的桃木板上,仍称“桃符”。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朝,则把“桃符”渐推广为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传旨,无论公卿士庶,每家门口都要粘贴一副对联,且要从其所贴的对联中反映出自家的职业或身份。鉴于年三十过后即伴随着春天的走近,因而,此刻粘贴的对联也谓之春联。这年除夕之夜,朱元璋兴致很高,他亲自微服巡查,挨门欣赏取乐。当走到一庶民家门时,见没贴对联。问其故,即知此户乃以“阉猪”为业,不好意思写在对联上向外粘贴。于是朱元璋略加思索,亲自为该家题联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全联对仗工整、确切,虽未说出“阉猪”二字,但其含义则充分体现了出来。由于当朝皇帝亲自提倡春联,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既保留着律诗的特点,又不同于律诗。对联只有上联和下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比律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为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但对联是一种美而雅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思想健康、艺术性强,同时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甚至数百言。入清以后,特别是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即出自这个时期。
对联派生的种类很多。从广义上说,有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趣联、勉志联、住宅联、诗词集句联、名胜古迹联、官署会馆联、工商各业联和教文梨园联等等……
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乡住户,还是机关学校,或是厂矿企业,都要在自处门口贴上一副对联,这就是春联。春联内容或赞颂祖国的大好形势,或祝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不仅为华夏大地增褔添彩,也为每家每户增添喜气、笑迎新春。
婚联——婚礼之日,男方都在自家大门前和洞房门口,贴上喜气洋洋的对联,以庆贺人生中最大的一件喜事。
寿联——即贺寿之联。其内容应结合被祝贺之人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位、品行等有针对性的因人下笔为联,但基调应注重于祝贺、颂扬与勉励。
挽联——这类对联主要为中、老年去世后而作。挽联的内容基于悼念逝者的秉性气质、品德才华、功业声望、人际关系等。其语言庄严凝重,雄伟突兀,充分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沉痛哀悼之情。
趣联——这类对联其特点在于一个“趣”字,联语中蕴含着浓郁的趣味,构思奇妙,表现精巧。语言清婉,用词诙谑。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其中用来谑人、讽事、喻物、戏神的居多。
勉志联——这类对联,系格言联、自题联与他人赠联的统称。多含劝勉和自勉之意。意在勉励人们自尊自爱,修身养性,发愤图强。或珍惜人生,或明确志向,或攻关克难。自古至今,还有不少文人志士以此类联语作为“座右铭”,随时对自己进行鞭策与自勉。
住宅联——这类联语,大都基于描写住宅周围的风光景致,一般是多出于过去时代的文人高手。他们有的是在新建的住宅门口书写联语,有的则是将书写的联语悬挂在厅堂或书斋,以此规范自身、激励斗志,或借物抒情、借物寓意。
诗词集句联——在我国历代的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对偶句。其中有抒情的,有怀友的,有描写景物的,有畅谈哲理的。因此,我们往往将某些著名对偶句摘录,直接就写成对联。这类对联,可贴于住宅门口,亦可列于内墙或者书案。
名胜古迹联——名胜古迹包括城楼、亭阁、故居、宫殿、寺庙、祠墓、书院、园林、山川、江河、湖泊等等。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乃至国家的顶尖人物都前往畅游。他们在游历、观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往往触景生情,挥毫留迹,从而使得名胜古迹更加锦上添花。久而久之,就流传下了许许多多名胜古迹的名联。
官署会馆联——这类联语,是专指旧官署和会馆对联而言。过去的官署和会馆联,一是流传后世为数不多,二是大都带有封建意识,但其中也确有部分精华佳作。因此,当其在目今展示在我们的眼前时,应以批判与扬弃的观点来对待这类问题。
工商各业联——工业、商业等各行业类的对联数量很多,其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因而,其中的妙联佳句也居多。
教文梨园联——这类对联,均属于文化范畴,包括学校、文坛和戏剧舞台诸方面。古往今来,其幽默、生动、出色之佳联者居多,并颇受社会各界人士之推崇。
对联从狭义上说,则又细划为组合联、顶针联、针顶联、拆字联、镶字联、数字联、隐字联、缺字联、同韵联、音韵联、岐意联、巧意联、倒顺联、复叠联、无情联、无对联、戏答联、歇后联、白话联、讽喻联、谜语联、集句联、中堂联、长绝联等。
如今,对联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不仅如此,伴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仍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薛玉森,男,汉族,笔名阿雪、东乡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1957年生于天津静海。做过农民,放过牲畜,出过河工,当过村官。1979年高考出炉,1981年参加工作。初获中专证书、后修至大学文凭,先后供职于三个基层单位。历任公社生产助理、宣传干事,乡政府办公室秘书、党委宣传委员、乡长助理、副乡长、副镇长、政府顾问等职。自幼爱好爬格涂鸦,初有零星条、块文稿变为铅字,后陆续有散文、诗歌、小说、寓言、杂谈等见诸报端,也曾有漫画习作点缀一二,尤对民间故事、幽默笑话情有独钟。作品散见于《天津日报》、《天津农民报》、《今晚报》、《滨海时报》、《北京晚报》、《静海文汇》和《中国漫画》,吉林《婚育漫画报》、《幽默与笑话》及《静海作家网》、《海河网》等。出版个人文集《九月的记忆》;主编《风雨同舟·静海政协六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