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笔者刚刚参加了北京法院通过“云法庭”在线审理的一起民事案件。身边有不少业内同行和朋友得知后,都对这种全新模式感到很新鲜,想了解详情,最近就一直琢磨着把这次体验经历分享出来。
北京法院正推广普及的“云法庭”能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横空出世并正式启用,虽有些许被“赶鸭子上架”之嫌,却也算恰逢其时,契合当下时兴的远程办公、电子政务及“云”系列办公理念。对大多法律工作者来讲都算新生事物,需要开始逐渐适应习惯。无论从自身角度还是其他使用者反馈看,“云法庭”的用户体验度都是极佳的,线上功能超级强大,可支持庭审全流程立体化开展。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一种视频会议或在线直播互动模式吗,也没啥太新鲜的呀!这里想说,庭审活动的成功上线已经传递出一种颠覆性的理念,试想如果今后连法院审判这么严肃和程序严谨繁琐的工作都能放到网上进行,那么居家在线办公的远程互联互通的日子离我们还会远吗?
言归正传,下面就来介绍。法院事先会征求当事人各方的意见,如果都同意使用“云法庭”审判,法院就会在开庭前一天发短信到预留手机号上,包含下载客户端的链接地址及登录号码等提示,按要求提前将客户端下载安装。客户端同时支持手机版(手机必须是安卓系统)和电脑版(电脑配置尽量要高一些)。整个安装和智能调试流程网上已有不少分享贴,不多赘述,逐步按照操作提示都能顺利完成。开庭时间半小时之前才开始上线调试,如不出现任何突发状况(比如登录设备或网络故障等)准备时间还算充裕。
在“云开庭”现场,通过该客户端的人脸及语音识别和测试后,审判人员与各方诉讼参与人员,便可异地通过多信道同时上线交互(目前除法官信道,最多同时支持6名各方当事人上线)。在各方陈述、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笔录核对以及当事人签名等各环节,长达近2个小时的庭审时间里,感觉声音、图像很清晰,网络信号流畅无卡顿。同时在线阅读笔录和电子签名环节,互不影响,能节省大量时间,方便快捷。
提醒几点:
1.我方诉讼团队提前一天开始准备登录设备和网络,接到短信后下载了客户端,安装并运行客户端,检查设备摄像头、麦克风是否良好,因为提前咨询了几位使用过“云法庭”的同行,最终决定使用笔记本电脑(自用两台,并备用两台,事后证明很有必要)。无论有线还是无线网络,网速很重要,确保不能中断;
2.手机短信里的登录号码(会议号)必须在开庭当天庭审开始前半小时才能登录,因为只能使用一次,且登录以后不能再退出,直至庭审全部结束,法官宣布才可以再退出;
3.如果本方多名出庭人员不在同一地点一起在线开庭,要想好相互之间在庭审当中如何沟通配合;如在一起的话,由于必须每人一台设备占用1个分配信道,登录的电子设备之间一定要相隔出足够的距离避免信号互相干扰,最好配上耳麦,否则会出现蜂鸣噪音严重影响音效;
4.参加较为重要的诉讼,建议还是不要使用手机登录“云法庭”,一来手机如中途进来电话极易造成中断;二来屏幕太小,因为需要多屏互动,特别是在投屏示证环节;
5支持上传电子版证据,最好提前扫描存储到登录的电子设备里备用;
6.操作登录电子设备时一定要熟悉和注意摄像头的位置以及麦克风的开关操作,从你登录客户端开始直至庭审结束退出,自己一方的影像和声音就始终暴露给法官和对方了,切记。
就先介绍这些吧,最后大胆预测下“云法庭”今后的应用走向:
关于能否从民事诉讼扩展到行政诉讼甚至刑事诉讼的问题,个人认为短期很难,就庭审纪律这一点来说法官就很难主导控制,如何防范他人对庭审全过程录音录像或对笔录拍照,禁止家属或闲杂人员在一旁观看收听等情况(如果该人还是证人会很麻烦),目前的技术条件无法保证庭审敏感内容不被无关人员泄露。
对刑事诉讼中控方的检察院来说,缺乏现场庄严的仪式感也会令其很不爽,审讯和指控的效果和力度会大打折扣。即使是民事诉讼,法官的选择态度也会非常谨慎:敏感复杂案件或者当事人不同意的,仍需要通过现场面对面开庭。
对律师群体来说,肯定超级受欢迎吧,各律所要赶紧升级在线办公硬件设备和操作空间了,异地远程代理诉讼的时代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