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想干,总会找到时间,也会找到方法。相反,只要你不想干,总会有理由和借口。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简书了。要说根本原因还是懒惰。但要说具体的原因,那么有一个听上去堂而皇之的借口,那就是没有时间。
还记得有段时间,手机端简书的广告很多,于是我就不愿意打开它,一打开就是关不了广告,让人很烦。
电脑端倒是没有广告,只不过出门不能随时随地带个电脑。这样一来,就只能在家里去写了,而回到家里,又有孩子和家人,总觉得多陪陪他们更重要,这样一来而去,十天没有写。
还记得最开始写简书的时候,都是在手机端写的。在厕所、在车里、在路上、在餐桌上,好像随时随地都能写。
那时候感觉只要闲下来就想写点啥,而不是去刷视频。现在的状态是一有时间就会不自觉的打开手机去刷视频,从这个角度来说,刷视频的确吃掉了很多本来应该写作的时间。
如果能把刷短视频的时间都用来写文、写卡,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如何才能减少刷视频的时间呢?之前听过一个冥想的音频课,主要意思就是保持对刷视频的觉知,也就是调用注意力资源在刷视频的行为上,一旦元认知觉察到了这个念头何行为,意识及时介入,从而在行为未发生之前调整自己。
另一个场景是在带孩子的时候。现在每天上午都会带孩子在院子里玩,当然不是我陪她玩,而是她和她的小伙伴们。
这两个小时虽然孩子会偶尔叫我喝水或者问问题,但整体上这个时间是我自己可以支配的。这个时间就用来写文是完全可以的,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
那在干什么呢?有时候在跟别人聊天,有时候在玩手机,有时候在看电子书,有时候在写卡,大体上一半时间在学习和输出,一半时间在干其他事情。
对我来说,写一千字差不多需要沉浸式的半个小时。坦白说,半个小时并不算长,但我的时间被各种消息打断,自己无意识的就跟着外部信息的节奏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认知觉醒》中的一句话:一个人要主动使用自己的注意力,否则就会被外界的信息带走,进入一种无意识的娱乐和内耗之中。
这段话说的就是过去一个月的我,想到这些让我惭愧。好处是,我在今天下午通过写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里说,写作也是一次复盘,是对于自己回去一段时间的总结,是一负面情绪带来不适之后通过刨根问底发现生活低效和内耗的时候。
意识到了问题,就相当于在大脑中给这件事情又提升了一个重要等级,在认知上强化了正确的认知,对实际的行为起到提醒和铺垫作用。
这就像我今天在听《小而美》这本书的直播时候,主持人说读书的最大意义在于认知铺垫。
我理解这句话德意思是从阅读中会学到一些知识,会看到一些事情背后的原理和关键。
有了这些认知铺垫,在做的时候最起码能够在大方向上不会出错,因为你头脑中会有一个锚点,一个灯塔和标准。
其实今天的主题并不是写认知铺垫,而是在做一次自我反思。是对自己一次大手术,看到自己给自己找的不去写的理由。
今天这些文字是我坐在路边完成的。准确的说是在等待孩子上课的时间写下来的,那么孩子玩耍的时间呢?
这些时间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其他的碎片时间都可以用起来。今年时间利用最好的应该是三月份共读《暗时间》的时候,那会想把所有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那个时候也是学习热情最高的时候。
这也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要在还有热情的时候把最难的部分先做了,热情在的时候,行动力最强。
别给自己找借口,天气热不应该成为我不写的理由。偶尔的偷懒是可以的,但大段的不更是无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