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作品年代:南宋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词义浅析:
正是春光荡漾的清明时节,寒食节前。玉炉中没烧完的沉水香残烟袅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带着妆发沉沉睡去,连头上戴着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也未曾察觉。
寒食节就要到了,远去的燕子却还没飞回来,邻家女孩们正在斗草嬉戏。江边的野梅花已经开过了,柳树绽开了柳絮随着风四处飘荡。到了黄昏时候,竟然下起了绵绵细雨,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也为黄昏增添了几许清凉。
梦回:指的是午觉时候从沉沉的梦中醒来。
这阙词上阙描写的是室内的景象,下阕描写的则是室外的景象。由此可见,“黄昏疏雨湿秋千"不仅仅是一个很富于意境的句子,更是易安填词时候的别具匠心。她不动声色地用一句“梦回山枕隐花钿”作为分水岭,把室内外的空间巧妙地分隔开来。
如此看来,易安又仿佛是个善于造境的能工巧匠。每一篇都架构绝佳。有前后相继,一泻千里;有层层递进,因果溯源;有上情下景,上内下外,情景交融。
全词共六句,共描写了六个画面。每个画面里所描画的又不止一物一事,而是两三种事物的组合。譬如上阙三句里依次写了室内的春光、寒食、玉炉、烟、花钿、山枕。下阕三句写了室外的燕子、邻家女孩、斗草、梅花、柳絮儿、春雨、秋千。看起来十分错综复杂的物事在易安词里却是那样层次分明,精彩纷呈,我们可以随手一拈就是一副隽永的画面。那些来不及卸下的妆容,那袅袅的残烟,未曾归来的燕子,凋零的野梅花,四处飘荡的柳絮以及绵绵的细雨都透着丝丝的春愁,然而词中却找不到一个“愁”字。我想这也是易安词之所以经典的特性之一,每每细细品来,词蕴深远,弦外有清音。
另外,下阙两句对偶也着实精彩: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海燕对江梅,未来对已过,人斗草对柳生绵。
格律:
词牌正格,双调七言六句,42字。上阙三平韵,下阙两平韵 ,两句对偶。
中仄中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可平可仄
【平】:押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