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客家人使用着一种古老的语言——客家话,他们在战火的焚烧,暴雨的洗礼,山风的抽打,海水的浸泡中,在短短的1000年中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迀徙,行进的路线从中原到江汉平原,过大别山,越南岭,从原乡到沿海,到山岭,到大洋彼岸……
第一次大迁徙是西晋未年,永嘉之乱,不论是衣冠士族还是贫民贩夫,都做出了一个相同的选择:逃,向南方逃命!历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逃亡拉开了序幕。
第二次大迁徙是唐末黄巢起义,把大唐江山搞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唐乾符五年(877年),义军渡江南下,由浙江进入福建,攻克福州,中原百姓再次踏上了漂泊逃亡之旅,豪强战中土,士庶走南疆。
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是宋朝靖康之难和辽金南侵引发的,1127年,金兵攻陷宋都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宋王室逃到杭州建立南宋政权,一批又一批的人涌进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带。
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是清军掠过山海关,插定中原开始的,清兵进攻福建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多起而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及至义师失败,又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去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则到了广西,湖南,四川,后来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了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
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迁徙是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发生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从1851——1864年,辗转征战长达15年之久,后被清政府委派曾国藩所率湘军剿杀,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大迁徙,迁到海南,广西,甚至漂洋过海到海外去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