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后的第九年,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始皇帝下令修筑一条南起当时秦国国都咸阳的林光宫,北至今天内蒙古包头市所辖的九原乡(秦时为九原郡)的直道,后世称之为“秦直道”。
秦直道是秦朝第二大国防工程,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北走向,全线长700余公里,平均宽度30米,最宽处有50米,这条“高等级公路”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当时修筑秦直道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和防范漠北匈奴人的侵扰。战时充当快速运兵和运送粮草辎重的军事要道,同时也便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出巡方便,平时还可以作为交通干线,促进边疆贸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秦直道最早是由秦国大将蒙恬受秦始皇之命负责修筑。
有史料记载,蒙田曾率30万大军修建秦直道,但是由于这条路地形过于复杂,道路险峻,所以工程进展非常缓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东巡路上,赵高、李斯、胡亥暗中策划政变,他们假传秦始皇圣旨迫使蒙恬吞药自杀,当时秦直道仍然尚未完全修通。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修建秦直道,但史料并未记载秦直道具体的建成时间,也没有记载秦直道的具体路线是从哪里到哪里。
司马迁《史记》中对“秦直道”有这样的记述:
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毂,千八百里。直通之。
汉朝时期的“里”比如今的“里”要短,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应该是1400余里,700多公里。
不过,司马迁《史记》中所说的“甘泉宫”,应该是汉武帝时期所建,基址正是秦始皇时期的林光宫。
因为秦时所建的甘泉宫和林光宫,都在楚汉相争时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而汉“甘泉宫”的基址正是秦时的“林光宫”。
这一点,已经有考古发掘文物为证。
关于“秦直道南起甘泉宫”这一点,有机会我会亲自去陕西的淳化县实地探访。
当时,秦直道是由陕西咸阳通往北边边境阴山山脉最捷近的道路,从秦到汉,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时期,秦直道一直都作为交通要道在使用。
甚至有历史学者认为昭君出塞时所走的路线也是秦直道。
到了清朝年间,秦直道才逐渐被荒废,失去了其作为交通干道的作用。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秦直道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那些千军万马驶过,沧海桑田中残存下来的坚如磐石的夯土层,依然在默默守护着曾经的使命和尊严。
据史料记载,修建秦直道路基的土,都是炒熟后再夯实,不但坚如磐石,而且寸草不生。
经历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现在秦直道遗迹上也只有一些伏地而生的低矮茅草,高大的树木根本无法扎根生存。
秦直道遗迹上竖着一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它在时刻提醒我们:2000多年前,这里曾有一条宽且直的“秦直道”横贯南北,它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灿烂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秦帝国强大兴盛的缩影,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直道,我将再次走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