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二有一次班会上,我们班长说:“做事儿,态度很重要。”
我呢,也觉得是他说的有理。
可后来慢慢发现我们差距越来越大,那我与他的差在哪儿呢?
道理我只是知道了,他却它用在了实践当中,所以他进步的特别快。
羡慕的不得了,可是,自己以前是咋样,现在呢虽然进步了,可是却很慢。
所以嘛,我用日积月累来安慰自己,哈。
既然日积月累,那就得每天坚持,对吧。
上周,写了5篇日记,其实已经达标了。可是,自己好好想想,达标就可以了吗?
想想自个儿是为了啥才开始写日记的,因为我比较擅长。不信。请看下边。
一,喜欢读书,感悟人生,更乐于分享。
二,记忆力特别好,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什么事儿,我都记得比较清楚。
三,观察力特别好,看到一件事情心里就想这可不可以当做今天的素材。
既然是自己所擅长的,那就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这件事情。
所以,以后决定每天写一篇,风雨无阻。过了三个月的门槛期,写东西几乎就没有什么压力了,因为都是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写出来的。
关于未来日记方向,我不知道。
不知道好办,那就去找。
实在找不着,那就自己想想,你崇拜谁,你想成为谁?
我呢,崇拜懂懂。我就想成为他那样的一个人。
不切实际也无妨,人嘛,首先得相信自己,而且再给自己定个目标,那就走呗。就怕迷失了方向,不知所措。最后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给搞崩溃了。
在《水浒传》里,谁最厉害?
当然是及时雨宋江了。当梁山上好汉越来越多时,却没有一条指向未来的明路,人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儿?
活着还有啥奔头,估计得每天无事生非吧。
所以,宋江想到了一条明路,就是招安。
谁不想有一个好的社会地位,你以为他们想落草为寇?
不是逼的没办法了么。
所以,人们也想有社会地位,所以宋江招安是最合梁山好汉们的心的。
有人就会说了,因为招安死了那么多人,宋江是罪魁祸首。
那么多人,都不是糊涂人。所以你只是用自己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
当然,我说的也只是我所理解的罢了。
不同的观点可以并存,前提是要允许不同声音。
我说,《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说的美食真的就是美食嘛?
有人就炸毛了,这还不是美食,那啥是好吃的东西。
那为啥这么好的东西没就流传开来?我也想吃吃这些美食。
好的东西,一定是可以流传下来的。因为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可精华为什么没有流行开来,值得思考?或许它本身就不是精华。
我说的,只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在这里不去辩论。
有时环境在向你催眠。我在想,毕业就找个工作过一辈子是不是也是家人,社会给我们的一种催眠?
《舌尖上的中国》是不是也是一种催眠?
所以,清醒的人很痛苦,明明可以睡着,却偏要醒过来,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么。
可是,清醒的人,也是最容易突破自我的人。对自己越了解,对你的未来定位的也就越精确。
你若是知道以后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你还纠结啥,做好眼前的就可以了。
好了,就写这么多,睡觉去喽,大家晚安,谢啦。
行者孙,90后。热爱旅行,读书,健身,思考,更乐于分享。字里字外的联合创始人。
字里字外-互联网第一个可以培养你通过坚持写日志找到人生乐趣和方向的社群。
QQ:85298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