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有青春期孩子
的父母闻虎色变的词语。
可是青春嘛,就是必经的过程,早恋应该是发育正常的孩子都要经历的,就像经期一样,如期而至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被人骂早恋,会特别不好意思,感觉是一种侮辱,还要狡辩,我都十八了,不算早恋,或者用恶语怼回去。
如今已经为人母,再想起青春期的事情,竟然觉得那真的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如果没有经历,反而是一种遗憾。
高三的时候,倍感压力,所有人都有压力,无法释放。压力找不到出口,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那时候,特别想找一个人依靠。
一种混乱的精神错觉中,我发现我恋爱了,现在看应该就是单相思。特别想跟这个人倾诉,特别想跟他交流,特别想与他分享。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内心万分恐慌,因为要高考了,理智上明明知道不可以分心,但是情感上做不到。每天都在挣扎,纠结,要不要跟对方开口。
这种痛苦的感觉,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我的性格不是那种憋住的,可是我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于是,我偷偷的写了信,递给了他,收到的回信算不上正式的拒绝,只是说高考完之后再说。
现在回想当时那种感觉,我应该是害怕收到同意的回信,因为真的同意了要怎样?难道要在高考前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第一个过不了这个关的人就是我自己,因为理性的思维里,我绝对是不允许自己分神的。
所以那封半拒绝的信,好像就是最好的答案,有点希望,又不用即刻开始。
内心依然堵的慌,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其实是各种压力的交集。也许内心深处,是想通过恋爱缓解与逃避,结果不温不火,无疾而终。
有一天,我找到我的化学老师,我给他写了个纸条,说我想跟他单独谈谈。一进办公室,我就开始哭,眼泪如雨一般,哭够了,我跟老师说了实话,我说我恋爱了,我知道这样不对,这样不好,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排解。
我一生最感激的老师,为什么那么多老师中,我选择他倾诉,我眼光还是极好的,他就是那么值得信任。
像所有好老师的假设一样,他一没有感到意外,二没有喋喋不休的教育。他静静的听我说完,很平淡的说,你考上了大学,可能会遇上更多更优秀的男孩子,即使依然还是他,也不差这一两个月的时间。
对,说的都对,道理我本来都懂,也许我只是想找个人说出来,然后听他给我再说一遍真理而已。
内心已经变得很平静,情绪收拾好,赶紧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毕竟高考即将来临,在一个高考大省,独木桥不是那么好挤的。
每个月回家一次,那次回家,已经解开心结的我,云淡风轻的跟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妈妈给我的回应,也是那么的轻描淡写,不急于这俩月,高考完了再说呗!
我已经释怀,所以对妈妈的回应自然的认同,背着行囊回到学校。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妈妈频繁的来学校看我,今天给我带点绿豆,明天给我送点零食,或者是赶集路过,或者是做了好吃的特意送来。
以前一个月一回,这么频繁连我都不适应。事后,也就是高考完之后问起她,她说当她知道我有早恋的念头,紧张坏了,就怕影响到我高考,就想来学校看看,我有没有好好学习。
那一刻,我真的感动的想哭。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大道理也不会讲,但是她爱孩子,爱的深沉而无声。如果她那时候表现的太过紧张,可能会吓到我,可是她没有,而是将不安埋藏在心底,过来看我状态不错,才安心的回去。
已经过去十几年,想起这件事,依然很感动。感谢生命,让我遇见这么好的人当我的妈妈,感谢我遇见的每一位好老师,以及感谢陪我走过单相思的男闺蜜。
马上又临近高考,我的师傅最近很焦虑。言谈中得知,她无意中发现了自己的女儿陷入了单相思。
我把这件事说给她听,一是让她不要过于紧张,二是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这有可能成为一生的伴侣,像我一样,也有可能只是一时的错觉,因为压力。
她很佩服我妈妈的处理方式,再次回想起来,我也一样,佩服她!
写下来,希望有一天,我遇见我的女儿类似的事情,也能很好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