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跑步多年的跑者,重温一下训练的基本原则也很必要。
I.慢慢起步,逐步展开。无论是谁,都必然会经过从极慢到慢,从慢到中速,再从中速到快速的过程。人的身体需要时间来适应训练所带来的变化。因此不能急躁冒进,要循序渐进。而经验丰富的教练们建议我们遵守10%原则-每周跑量的增加量及长距离跑长度的增加量不得超过上周的10%,这样既可以让你远离伤痛,又可以让跑量更可控。
II. 大部分时间要跑得轻松些。绝大多数的跑步训练都应以一个轻松的配速来跑,即比比赛时目标配速慢38~56秒。以心率衡量,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5%~70%,感觉舒适,能边跑边聊天。
III. 高、低强度交替。给自己安排高、低强度训练,每周如果有一次高强度练习,比如速度练习或长距离,然后休息一天或轻松跑;过几周就要减量,恢复身体。在恢复阶段,身体会重建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通过重建身体会更强壮,避免受伤,并让身体更适应快而远的距离跑。
IV. 每周进行长距离跑。长距离跑是全马、半马训练的基础,它可以让你提前进入比赛状态,在耐力上、情绪和心理上做好准备。末段提速长距离跑,是指在最后5~8公里内,按比赛目标配速跑上几公里。这种做法有助于挖掘极度疲劳下的身体潜能。
V. 见识一下山地跑。山地跑可以增强腿部和肺部力量,锻炼出强壮的肌肉和耐力让你跑得更快。即使很少量的山地跑也有助于提高腿部力量、有氧能力和跑步经济性。
(1)增加地形的变化;(2)模拟赛道变化;(3)不要忽视下坡;(4)强度均匀而非速度均匀;
VI. 练习节奏跑。节奏跑配速比全马目标配速快22秒左右,它可以提高乳酸阈配速,使人在肌肉疲劳前跑得更快更远。
节奏跑配速需要自己计算,先轻松跑10~15分钟作为热身,再以节奏跑配速跑3.2公里,然后放松。每两周延长800米,最后达到6.4公里。
VII. 练习比赛配速跑。尽可能多地练习以比赛配速跑,这样身体和心理都准备好了去比赛,到真正比赛时会感觉自信十足。
VIII. 每周一次快速跑。每周快跑一次,心脏被迫努力供血,这样才能给腿部肌肉提供更多氧气,肌肉也会得到强化。跟着身体素质和你差不多的人,别戴耳机,完成训练后走一走或慢跑,不要突然停下来。
IX. 减量。赛前最后几周,每周跑量要减少25%~50%,但要保持训练的高强度。有研究表明:如果选手在比赛前3周每周减少25%的跑量,但继续进行间歇跑和轻松跑,那么他们的成绩会有所提高。肌肉力量也会大幅提升,心血管状况不会有任何损失。
X. 衡量训练强度。配速法、心率法、谈话测试法。
XI. 交叉训练。
XII. 注意姿势。
XIII. 热身和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