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解决之道》书摘

中原焦点团队网初、中28、复训33期 程秀英 2022-9-3坚持分享第454天

除了常用一般开放式问句来搜集相关基本背景资料、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现况与困难处的主观诠释外,更常用假设问句、奇迹问句、差异问句、评量问句、关系问句,持续探问当事人所欲未来及改变后的可能情况,及其与现况之差异距离,以及此差异距离所反映的意义与价值。咨询师也会借由探问他们以前没有问题或已有进展的例外时刻,在肯定当事人所拥有力量的基础之下,了解当事人还希望继续发生的具体目标及其意义为何。其中,奇迹问句能带出的场景通常是实际化、细节化,且符合个案生活脉络、可达成的,也是当事人能力范围内可促成的。将奇迹场景细节化或加以测量,将更有助于当事人掌握。内在感受应描绘成更具体的外在象征,所以,评量问句常用来确认:在此刻当事人认为10分代表的所欲愿景、目前分数所代表的状态或已有成功经验与策略之下,催化当事人再往前突破1分时,所需立即具体行动之详细细节、各面向考量与可能的结果。假设问句、关系问句及循环问句也常连接结合使用,以使当事人对可立即开始的第一小步更为视觉具体化、实际可行化。咨询师也会大大肯定与赞美当事人自发所想出来愿意开始行动的第一步,并摘要起所提及的细节内容。此时若当事人提及担心行动失败的可能性,除了会探讨当事人需要什么才能增加成功率外,也会以一般化加以支持,并用重新建构来提醒其目标的重要性,以促使当事人继续往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