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一直不明白“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婚姻非常失望,不知道结婚的意义,离婚的念头每天都徘徊在脑海里,每天晚上失眠,连做梦都是离婚的场景。

后来无意中陈海贤老师的《爱,需要学习》这本书,可以说让我对于亲密关系豁然开朗。亲密关系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这本书都给出了独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因为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面临的问题可能都不太一样。这里我记录了一部分对我个人来讲很有感触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定义】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指的是为了爱对方和获得对方的爱,从而自愿接受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限制和约束。

注意这里的重点是“限制和约束”,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亲密关系有它的好处自不必说,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枷锁,会在某种程度给我们带来痛苦,这是亲密关系从本质上就决定了的。

【错误观念】亲密关系≠你要跟我想得一样

自己的另一半跟自己想象中不完全一样,一旦出现对方跟自己想得不一样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求对方改变,变成自己理想的那样——这是大部分人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痛苦的根源所在(这一点也是我个人对亲密关系最大的误解所在)。

这种错误观念容易发展成“控制欲”,表现在“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所作所为都应该符合我的想法,否则我就会生气,用消极的情绪去纠正对方的行动、感受或想法。”

这种控制欲不仅会让两个人失去自我空间,更是对感情的极大消耗。我们要能接受对方的想法、习惯、认知跟自己不一样。当对方跟自己想的不一样的时候,需要改变的不是对方,恰恰是自己“你必须要跟我想得一样”的观念。

解决方案:

一、学会保持空间,接受伴侣和自己的差异(性格、想法、认知、三观、原生家庭等),接受“你跟我想得不一样”,不要强求一致。有差异并不代表不支持,要接受并感激伴侣虽然跟自己想法不一样,但仍然支持自己。

二、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么样”的想法,不要强求改变对方,哪怕自己认为这样的改变是正确的、应该的,这只会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和认可,要学会放弃控制和改变对方的意图,学会接受对方。

三、尊重伴侣之间的边界,对方不愿意说或做的事情不要强求,否则会给对方一种被控制的感受。

还有一种亲密关系中更典型的容易引发矛盾和不愉快的地方在于——

一方面希望伴侣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另一方面又希望这种改变不是因为自己的逼迫和要求,而是出于对方自愿。比如这样一个场景:

女:“你天天晚上加班到半夜,每天都是我照顾孩子,陪孩子学习,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了?”

男:“我天天加班还不是为了赚钱养活这个家,你还不满意了?那行吧,明天我就跟领导说我以后不加班了,以后也没加班费了,行了吧?”

女:“你这是什么态度?让你早点回来陪孩子你就这个态度?”

男:“我态度怎么了?你让我早点回我答应了早点回,你还要怎么样?”

女:“你就只知道工作,心里一点也没有这个家。随便你吧,你爱回不回。”

这个对话中,女方要求男方早点回家,男方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答应了。但女方要求的不仅仅是男方早点回家,而是要求男方心甘情愿早点回家,而不是出于女方的强迫。

但这是根本不现实的想法,因为这里涉及到价值观的不同:男方把工作和事业放在家庭之上,而女方则正好相反。这显然是不太可能一下子变得同步的。

这里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只要一方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行动上有所改变,这就够了。不管是出于逼迫还是自愿,行动上的变化都应该鼓励和感激。不要去深究对方到底是不是自愿的,一旦深究,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无解。

关于价值观,我们要知道亲密关系中不存在对与错,或者好与不好的价值取向,不能用自己或者普世的价值取向要求对方,只要自己愿意、对方也愿意,才是关键。

【吵架的本质】

很多吵架的本质在于把自己的需要化为了对对方的指责。

“表达需要”是把自己置于弱势地位,可能会被拒绝、被忽略,从而受到伤害;因此很多人会将自己的需要包装成指责,从而让自己处于强势地位,防御自己的脆弱。而被指责的一方由于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求,只是对指责进行回应和自我辩护,最终变成互相指责。比如这个场景:

女:“你天天晚上加班到半夜,每天都是我照顾孩子,陪孩子学习,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了?”

男:“我天天加班还不是为了赚钱养活这个家,你还不满意了?如果不是我拼命加班工作,就凭你那点工资,我们全家都要喝西北风。”

这个对话就是典型的把需求包装成对对方的指责,女方实际的需求是希望男方早点回家,但她把自己的需求转变成男方“心里没有这个家”的指责。而男方也有自己的抱怨,并且转变成对女方工资低的指责。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指责对方,问题也就无从解决了。

正确的交流方式是:

女:“你最近回来得太晚了,我希望你早点回来,多陪陪我和孩子,工作别太拼命,容易把自己累坏了得不偿失。你说呢?”

男:“我也想早点回来,但最近公司有个紧急任务,等忙完这一阵我一定早点回来。工作上我是希望趁年轻多拼一拼,多赚点钱,以后给咱们家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嘛。”

女:“那我们能不能这样……(具体解决方案)”

用这种方式沟通,女方直接表明自己的需求,还表达了关心。男方解释了最近回家晚的原因,以及自己拼命工作的真实想法。有了这样一个对话之后,双方都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想法,也就很容易继续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解决方案:

要想走出争吵,破解互相指责的循环,要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让对方猜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将自己的需要进行包装,不要怕表露自己的脆弱(担心、害怕等),并对对方表达的脆弱进行接纳和安慰,对对方提出的需要给与积极回馈。

【定义】有效吵架

吵架并不一定都是无效的,用恰当的方式吵架可以将“无效吵架”变成“有效吵架”。

“有效吵架”是互相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和需求,并且对对方的需求进行回应和沟通,而不是兜圈子、为自己辩护或者指责对方。有效吵架的最后,需要抛出修复关系的“橄榄枝”或是给对方台阶,可以是一句玩笑、一次邀约、一个小小的举动(比如为对方盛碗饭或送杯热水),或者仅仅只是岔开话题。如果吵架的最后没有这个“橄榄枝”或是台阶,那么很容易变成冷战。

【亲密关系的两面性】

爱一个人,代表你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盔甲是爱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软肋则是把伤害自己的权力交给了对方,这个伤害主要是嫌弃、背叛和抛弃。这是亲密关系具有两面性的根源。

换句话说,亲密关系在带来爱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惧怕。这种惧怕进而会让人产生“隔离”的心理状态。很多人在关系难题中拒绝沟通,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和对方交流,原因就是出于这种惧怕。

解决方案:

我们只有做到以下“理解和承认”,才能构建出真正的良好亲密关系:

理解对方有对被伤害的恐惧;

理解对方有自己特定的相处风格;

理解对方有自己的盲区和误区;

理解对方有独立的需要和想法;

理解并承认对方有自主决定如何与人相处的权力;

承认对方跟你是平等的,并不比你高贵也不比你低贱,对方的愿望、需要你要同等重视。


【消极对称的关系模式】

很多人的婚姻或感情都出于一种叫做“消极对称”的模式中,最典型的就是互相指责,或者对对方善意的言行进行有意无意的贬低或忽略。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一方对另一方挑剔不断,另一方表示不满却被指责为过于敏感。

与之相反,“积极对称”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模式,是互相表达积极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对彼此的认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一方的积极表达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另一方将感到失落,最终可能演变成防御和隔离。

解决方案:改善关系、打破消极对称循环的方法:

一、不要给对方贴标签,不要想“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亲密关系中只对事做评价,不要对人做评价。

二、放弃自我辩解,对方的所谓“指责”不要找理由,而要承认对方有道理的部分,尝试说“你说的有道理”;

三、从我开始改变,打破循环。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一定是双方的问题,不是某一方的问题。遇到问题,不要一味责怪对方,期待对方做出改变,而要先问自己做了什么才导致他产生这些问题。只有先承认他的问题跟自己有关,才能找到改善关系的方式。

四、看见对方的改变,并给与积极回应,对方没有改过来的地方要有更多耐心。亲密关系中,我们不怕付出,也不怕为对方改变,怕的是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没有得到回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