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
一、书中内容
1、 为什么有些儿时记忆并不可能真实发生?外部坏境需要进入工作记忆区思考才能转化为长期记忆,婴儿时期大脑发育不完全,工作记忆区空间太小,不可能产生长期记忆
2、 为什么记忆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过往的各种经历会影响到我们的记忆。当我们感官出现感官错误的时候,记忆也会出现偏差,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3、 为什么大脑的生理机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大脑需要具备联想的功能应对各种事物,在联想的过程中,大脑就有可能发生记忆偏差,但是联想让我们拥有创造力等,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能力
4、 为什么没有谁的记忆是绝对可靠的?尽管拥有超强记忆的人,他们的记忆也有可能刚出现偏差。大脑中的遗忘是必要的,因为有了遗忘,我们才可以去掉对我们没有作用的记忆,将更多的空间用来处理重要的事情
5、 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看”不等于“看见”。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力,我们可能只是看了,但是外部环境需要进入工作记忆区思考才能起作用,进入到大脑中。如果外部环境没有进入工作记忆区,就没有进入大脑,所以就会记不住
6、 为什么记忆中的我们是过度自信的?优越感错觉,幸存者偏差,了解不对称性偏差,科技方法带来美颜等
7、 为什么我们对于带有情绪事件的记忆是有缺陷的?大脑中能够为情绪事件留的空间与其他事物一样,没有区别
8、 为什么说媒体塑造了我们的记忆?任务替换会有很大负面影响。通过媒体讲述,造成虚假记忆或者片面记忆
9、 为什么我们对创伤性事件的记忆可能是错的?暗示性诱导,创伤性事件的“优势效应”等导致记忆偏差
10、 为什么我们应该接受错误记忆?元记忆是我们对自我思维的思考,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能更好的了解记忆。记忆虽然有大量的偏差,但是当我们失去记忆时,我们也就失去了自己
二、 作者写作方式:
1、 作者先写了一个例子,后写了结论回答了书中提出的问题
2、 先写一个场景,让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场景化,更容易深入理解
3、 写一项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然后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个论点
4、写各种各样的的观点,进行对比,最后提出最具认可力的观点
评价:
1、 这本书讲了记忆中我们出现的种种错觉,超强记忆的原因,如何分辨真假记忆,外界和内在怎么篡改我们的记忆,集中注意力与记忆,应该接受记忆等问题
2、 这本书颠覆了平常自己对记忆的认知。通常我们自己都会认为有创伤的记忆,带情绪的记忆,在图片中,在交谈中不会出现错觉,可是作者通过种种实验成功在人们记忆中植入虚假记忆,告诉了我们记忆错觉的种种情况,这本书让思维更加多元化
3、通过这本书,可以让自己对记忆的各种错觉更加警惕,以后会促进谨慎思考,对于思维多元化方面特别有帮助。这本书也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我们记忆中相信的,我们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才可以下结论
重点:
1、儿时记忆不可能发生,是因为工作记忆空间太小,不能形成
2、感官错误会出现记忆偏差
3、创伤性记忆会产生“优势效应”,有可能出现记忆偏差
4、遗忘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有了遗忘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最有用的部分
5、记忆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仅要“看”,还要“看见”
6、警惕记忆替换,过度自信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7、当我们失去记忆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自己
8、联想的功能特别强大,但是它可能产生虚假记忆,这是大脑使我们误入歧途的原因
9、警惕任务替换的负面影响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完成的图不清楚,分成了几个部分截图)
行动计划:
1、在制定计划方面,尽量多多考虑各种各样的情况,尽可能制定出可以完成的计划,而不是过度自信的计划
2、不要多任务同时进行。避免任务替换带来的负面影响
3、在学习中要集中精力。计时学习,记录自己用的时间用到哪里去了,记忆有可能出现偏差,做事尽可能客观
4、面对一件事表示怀疑,多多思考,产生自己的思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