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和女儿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危机。她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包括老师说的一些通知,回家后都不会主动说,就算我主动问她,她也不太愿意说。
自从她上了一年级之后,我们说的话她都不太愿意听。肯定是我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影响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不和谐。比如我经常习惯性用命令的语气去跟她说话,还时不时打击她。
起床时,“赶紧起床,快迟到了”;吃饭时,“吃快点,不然你洗碗和擦饭桌”;午睡时,“到时间了,赶紧去睡觉,不然下午自己去上学”;洗澡时,“快点去洗澡,洗快点,不要总是洗那么久,浪费水”……
当自己记录下平常对女儿说的这些语言,吓自己一大跳,就是这样简单粗暴,充满命令、攻击或惩罚,换是别人对我说这些话,我肯定是敬而远之不理她,更何况女儿,她现在还没能力离开我,只能选择不和我说话或者少说话。
于是下午我决定投其所好,做一回“听话”的妈妈,放学接女儿回家时,告诉她今晚饭后可以陪她玩游戏,她听后虽然不作声,但可看到内心的兴奋溢于言表。
回到家差不多六点半,今晚吃牛肉粥,很快我们就吃饱了,收拾好碗筷才七点钟。餐厅厨房的地板很脏,我又拖一下,边拖边问女儿:“一会玩什么游戏?准备一下吧。”
“玩卖东西。”女儿兴奋地说,然后去找之前暑假买来学习的那包纸币(假钱),可是找了一会,没找到,她伤心地哭了起来。后来又发现,之前爸爸在沃尔玛买的魔法画笔不知被弟弟搞到哪里去了,她越哭越伤心。
我忙完手中的活,开始帮她找,可是到处找都没找着,东西太乱了,我开始边找边收拾一下。
这时,快到八点钟了,还没开始玩游戏,我心里又惦记着写日记,还要洗澡给儿子,准备去忙其他事了。
女儿知道后哭得更伤心:“说好的一起玩,都还没开始玩到呢?”
好吧,自己说话要算数,才能建立信任。
“那个假钱先别找了,现在硬是找也找不到,浪费时间,说不定你不找时自然会发现它。”之前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找到的,类似“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就用真的钱来玩吧,买真的东西,这样更好!”
听我这样说后,她不哭了,赶紧收拾东西当“老板”,摆了很多玩具和一个真的苹果,我当顾客,“老板,苹果多少钱一个?”
“两块。”
我递给她一张十元,让她给我找钱,结果她没散钱找给我,游戏又僵持在这里,进行不下,儿子在那里已经拿那个苹果来咬了,于是我拿去洗干净削皮给他,他又不吃。
又换我当“老板”,女儿要买饼干,这回我才想起没零钱,东西价格可以自己定高点,饼干20元一包。
女儿开始嫌贵,我说:“这个不贵,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自己决定哦。”最后她拿自己的零用钱一张50元给我,我给她找回三张十元。
已经快九点了,我要去洗澡给儿子,答应明天再陪她玩,她拿着饼干边吃边看书去了。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里面写到:
“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家长和孩子有心的交流。首先要有时间跟孩子沟通,然后是要了解孩子,并寻找适合自己家的亲子沟通方式,最后达到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自从生了二宝后,天天围着二宝转,几乎没抽时间和女儿真正交流沟通过。主要是自己不会说话,关于在沟通中如何说,文章中还介绍一本《学会跟孩子说话》,作者直接照着书上的方法去做了,非常管用。我要也要先抽时间去看看这本书,学习一下。
先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