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是吃冬枣的好时节。光泽饱满的大枣,黄里透红,皮薄肉脆,咬上一口,感觉整个秋天的甜美都在舌尖荡漾、蔓延,回味悠长。
冬枣不仅好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此外,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你买过这样的冬枣吗?看着红,吃起来也甜,但甜得有些怪,皮甜肉不甜,最让人不能忍的是,没吃完的枣放一晚上就烂了大半……
据说这样的枣,就是用甜蜜素加工出来的。
制作过程揭秘:
1. 不法商贩以低价批发大量还未成熟的原枣;
2. 煮一锅水,水开后加入甜蜜素,将冬枣倒入,搅拌几分钟;
3. 再将表皮烫熟的冬枣捞起来,倒入大盆里,用冰块迅速冷却。
早上还是青皮的酸涩原枣,按这个加工流程走一遍,短短几小时就变成了红皮的冬枣成品,看着鲜亮水灵。
其实,甜蜜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多见于果脯蜜饯类食品,比如久制话梅、盐津梅子等。不能用于生鲜水果。
喏,甜蜜素就长这样,别看跟白糖挺像,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而价格仅为其三分之一。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的规定,“甜蜜素”可以作为甜味剂,其使用范围为:一,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其最大使用量为0.65g/kg;二,蜜饯,最大使用量为1.0g/kg;三,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最大使用量8.0g/kg。
网上流传着一个所谓爆料的偷拍小视频,画面里一位“种植户”侃侃而谈,声称他们都会给水果注射甜蜜素,俗称打针,比如西瓜、柚子、橙子等,讲得有鼻子有眼的,说是打过针的水果吃起来更甜,收购价也能高一截。还神神秘秘地说他们自己都不吃,因为会致癌。
那么,甜蜜素真的有致癌风险吗?
其实,人体无法吸收甜蜜素,即使吸收也无法代谢,最终它会原封不动地排泄出去,因此安全性很高。致癌的传言也是由于在动物实验中可能会增加患癌几率,但在人体致癌方面并没有可靠的证据。
说回到冬枣上来,其实,由于冬枣的表皮非常致密,用加了甜蜜素的开水浸泡很难穿透,所以只能让外层变甜。泡过的枣变红也不是因为甜蜜素,而是开水加温的缘故,类似催熟的效果,不易储存。
虽然摄入少量甜蜜素对身体无碍,但买到这样的加工枣难免会影响心情,毕竟上当受骗的滋味不好受。所以希望喜欢吃冬枣的朋友不要贪便宜在路边流动摊位买,而要到超市和正规水果店购买,这样有品质保障吃着也放心,你就能尽情地品尝秋天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