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书是《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作者是日本的古川武士。
每个人都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因为那是人的天性。那么怎样才能将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呢?是意志力吗?No。古川武士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告诉我们养成好习惯的诀窍和方法。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系统地培养习惯的阶段性特征及相应的应对办法,教导读者如何坚持下去的诀窍,科学克服懒惰,将培养习惯的过程变得像刷牙一般轻松自然。
作者提出习惯有三种分类,分别为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考习惯。不同的习惯需要培养的时间都不一样。
行为习惯是每天规律的行为,例如读书、写日记、整理、记录等等。这些行为习惯,根据工作或生活环境不同比较具有弹性,养成习惯的难度不大,一般需要一个月时间。
身体习惯是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例如减肥、运动、早起、戒烟等等。相对于行为习惯,培养身体习惯带来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较大,培养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
思考习惯是与思考能力相关的习惯,例如逻辑性思考能力、创意能力、正面思考能力以及舒缓压力思考等等。思考习惯与当事人的性格有关,所以对于变化所产生的抵抗也最强烈,培养思考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
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极少的精力就能让习惯持续进行。就好比火箭发射进入太空轨道之后,无需动力就能在轨道上运转。不过进入太空之前,它需要克服强大的地心引力。养成新习惯也需要克服强大的行为引力。作者告诉我们在习惯养成之前会有三大难关,第一个难关是反抗期,发生在习惯养成的初期;第二个难关是不稳定性,这个时候习惯容易被预订事项或者他人影响;第三个难关是倦怠期,对习惯逐渐感到厌烦。
虽然形成习惯有三大难关,但是坚持下去就会出现奇迹。假设每天阅读30分钟,持续三年后你能获得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假设每周提高3%的工作效率,持续五个月之后你就能够准时下班,也有更多休闲和自我成长的时间。假设每天练习英文听力15分钟,持续一个月后可以不用通过字幕就能看懂自己最喜欢的外国电影。
作者把养成习惯的三大难关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采取的策略也不一样。
在反抗期,我们应该在暴风雨前行,克服习惯前期的强大阻力。在这个阶段习惯的养成最容易失败,提供三个原则给大家参考,第一个原则是一次只锁定一项习惯;第二个原则是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第三项原则是不要太在意结果。
在这期间可以采取婴儿学步和简单记录两项对策。婴儿学步就是从小地方开始,从容易的地方开始降低行动的阻力。通过记录能消除“随意”的感觉,客观的掌握事实。
当我们的习惯启动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这个期间需要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相对第一阶段,我们应该把第一阶段低难度的行动提高至正常水平。这段时间可以采取三种对策,行为模式化,设定例外规则,设定持续开关。
在倦怠期,常常会出现感觉厌烦提不起劲,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因此,倦怠期需要变化,并及时进入下一项习惯。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对习惯引力进行最后的反抗,一旦成功习惯就成为我们行为的一部分。
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12种持续开关让行动持续,最终形成习惯。这12种持续开关分成糖果型开关和处罚型开关两大类。糖果型开关包括:奖励、被称赞、游戏、理想目标、仪式和去除障碍六种。处罚型开关包括:损益计算、结交朋友、对大众宣布、处罚游戏、设定目标和强制力六种。
只要在习惯形成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好习惯并不是很难的问题。愿大家也能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
潘昱
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