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换血后的《舌尖3》是在吐槽声中播完的,豆瓣评分4.1,网络上差评如潮,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舌尖3真的那么差吗?
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要去看看它究竟有多烂!
好吧,这个理由看上去的确有点奇葩,不过,这真的是好真实的一个理由:设想一下,在大家都在骂一个影视剧很烂的时候,如果我因为没有看过,只能唯唯诺诺地点头称是,岂不是很没有面子?所以,必须要看,对烂片的认知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谈资嘛。
看过之后的感受是:这不是我想看的舌尖。
网友的吐槽都存在,作为一个纪录片,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有时候叙述凌乱得会让人神游,看着看着心里就会冒出:“TA这是在想说什么?”的困惑,那种感觉的确很不爽。建议节目组把名称改成《饮食人生》,评分应该会有大幅度的提升的。
但是,天下烂片何其多,一些烂片想要有人骂都没人理,为什么《舌尖3》会引起大众如此的口诛笔伐?
要知道,在互联网的今天,大众的关注是很贵滴,大多数情况是:
“你这么烂我都懒得理你!”
但是《舌尖3》不是。
各种官媒为《舌尖3》站台,没用。
节目团队出面解释我们是为了创新,没用。
吐槽,爆料,内幕分析,铺天盖地,持续不断,可见,人们不仅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宣泄自己失望和愤怒的情绪。
一个美食纪录片竟然能够产生如此大面积的群体性情绪?!
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是不严谨让《舌尖3》丧失了纪录片的魅力吗?
是强行煽情让《舌尖3》变成了劣质的鸡汤吗?
网上的深度分析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一场《舌尖上的评论》,制作团队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然后提交一篇一万字以上的学习心得。
这其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来自大众的声音就是:“一点都不下饭”。
作为一个敏感的吃货,我忽然体会到了这里面有一个隐藏的小心理。
《舌尖1》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好奇,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这么火?纪录片不是很小众的吗?虽然我的大脑没有想明白,但是我的身体很诚实:真的很好吃,真的会长胖。
后来我在一篇文献中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
“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有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这与受众较早的认知结构相关。他们总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和实际经验,用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理解信息,从而通过私人定制式的解读与反馈对传者构成影响,使传者认识到受者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并为其打造更有针对性的信息。”
——《纪录片受众收视偏好要素分析》
这段极具教科书风范儿的文字表达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我只关心那些与我相关的内容,关系越紧密越关注,我会用我的认知来对它进行解读并做出评价。
舌尖上的中国选取了一个很讨巧的领域:美食。
在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它的受众群简直太大了。你可以不懂天文地理,我可以不懂历史人文,但是我们一定都对吃有一番见解,至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最好吃的煎饼果子是我们楼下那家”。
舌尖里的那些诱人的美食,让我们看到原来这世上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去品尝,有这么多幸福的事情可以去做,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可以也很幸福?
此时,这些美食不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希望。当舌尖1把我们对幸福的想象与希望具象在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上时,我们便深深爱上了这个节目。
6年后,我们因为同样的原因对《舌尖3》大失所望。
生活的压力如此巨大,当我们把情感寄托在美食及其所隐喻的幸福上时,可以想象,我们对《舌尖3》所给予的厚望有多大。
但是万万没想到,《舌尖3》变玩法了。
讲美器,讲文人宴,讲美食所承载的生活重任,讲美食背后的厨人人生......却独独对可以去品尝的美食讲得很少。
那些内容讲得再精彩,终是别人的故事,观众再也无法从节目中体会到美食所带来的幸福感。
创作者以为这是在创新,但是观看者的感受却是“背叛”。
《舌尖3》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自说自话地讲述着自己认为宝贝的内容,却从不曾想过观者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你背叛了我,我怎能不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