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自从生完孩子,关于双方父母谁带孩子,教育理念,家务分担,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矛盾,每一件小事积累起来到现在已经在双方的心目中产生了一些固化的认知,都觉得自己在其中受了委屈,没有得到理解,从而渐行渐远,沟通的话题面也越来越窄,脾气越来越爆,容忍度越来越低。从而让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幽默搞笑的气质一去无影踪,取而代之的是祥林嫂式的黄脸婆。现在的状态与我想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相却甚远。所以,改变迫在眉睫,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沟通模式,让沟通不再剑拔弩张。
原因分析:
双方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没有被理解和被尊重。我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投入更多、牺牲更多,所以理所应当地可以发表意见和评论。而他就将我的行为视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他觉得自己和其他男性相比做的已经不错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除了工作就是呆在家里,偶尔还帮助干些家务。而我认为现在男女平等,都在工作养家,为啥女的就要负担更多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男性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难度比女性要小很多。所以心里也就不平衡。 因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很难做到同理心,没有同理心就无法做到以尊重为前提的沟通。
解决方案:
1、寻找理论支持,开始阅读《谈话的力量》,学习了第一章 通过提问促进谈话。
人人都能提问但是不等于人人都会提问,在沟通中问题提的不好很容易让沟通陷入尴尬,起不到深入沟通的效果。如何才能够提出好问题,帮助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呢?有两个因素比较重要:
1)提问的类型 尽量提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封闭式问题,因为沟通中都是封闭式问题容易让对方对方产生被审问的感觉,从而产生防备心理,在回应的方式上就会更加多的回避,让沟通产生阻抗,无法循环和流动起来 ;
2)谈话和提问要注意做到两点:双重视角和保持倾听。两者都需要同理心的训练。
2、实践
1)我主动邀请他周二晚上去看电影,并查了电影场次;
2)当他埋怨我早上把豆包的头撞了的时候,我没有下意识地反驳,也没有说他在这个事件里面的过失,而是先承认是我不小心撞了她的头,很抱歉,但是豆包已经原谅我这个粗心的妈妈了。进一步反思,也许他就是想找到一个能够站住脚的事件,发泄一下情绪而已,我让他赢了就赢了吧,毕竟我在其中确实是有错,不管客观情况是怎样的。
3、下一步行动:
1)看电影,并采用开放式问题来发起谈话和讨论;
2)在他口气不好的时候不要进行下意识地反应(口气也非常不好),而是可以先说出自己的感受(你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么?是和我有关么?你这样的口气会让我感觉很难过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