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而非自我控制

最近状态不太好,每次写文都是匆匆忙忙,或者随便找点什么糊弄一下。

这种匆忙、不经过思考的落笔,让我感到了一阵挫败感和对自己的攻击。

为什么不早点写?

为什么要拖到这么晚才动笔?

写之前不把框架搭好,你到底是想怎样?

你的日更,目的到底是为了日更本身,还是用来练笔逐步恢复自己的写作水平?


数字是个魔鬼,当我们陷入数字怪圈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逼迫着自己去追逐数字的达成率。就像KPI和马拉松一样的,不这么做似乎是对自己的一种辜负,不达成就是理应被谴责的。

我是否舍本逐末了呢?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对自己的谴责有理有据。

今天在简单心理的【成熟父母课堂】第一讲,学会了区分两个概念——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其实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概念了,自控力、自制力。很多时候,从我们读书开始,如果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按照计划去执行,身上就很容易被贴上“这孩子没有自制力”的标签。以至于到后来,我们都会这么评价自己认为自己,觉得自己就是这样坐不住没有计划的人。

在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也是,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发展路上会有更好的发展。

但自制力、自控力、延迟满足就单纯的跟孩子的自我克制有关吗?

实际上,当人处于疲倦、超负荷、压力状态下的时候,他的自控力就会相应的下降。这就像肌肉一样,早上没使用之前,自控力会强一些(前提睡眠充足);经过一天的疲劳以后,自控力就会相应的下降。

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他精力充沛的时候和经历了高压事件后,做同样的棉花糖实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会相同。

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我们对自己,一味的说你要提高自制力,你要学会控制自己,这种没有指向性的一味压制的命令、指令其实对孩子或自己来说,都没什么用处。只是一句让自己压力倍增的空话罢了。

这句话,只是强调了结果,而没告知方法。父母一味逼迫孩子要有自制力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思想懒惰的表现。


那么,自我调节能力呢?

自我调节是识别原因并减少冲动的强度,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拥有抵抗冲动的能量。也就是说,自我调节让自我控制成为了可能。

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这种“失控”的行为本身也有可取之处。这是一个报警信号,预示着孩子/自己处于一种高压力状态。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这些行为是懒惰、迟钝的表现,这其实是一种迹象,表明当事人的压力负荷太大,且已经没有什么能量去应对了。

自我调节就是让我们学会去觉察到这种迹象,并尝试发现对什么感到压力,并尝试着去减少这些压力。


当我不愿意写文、不愿意看书、不愿意听课,只想瘫在床上看小说的时候,我是单纯的懒,还是有什么压力源呢?

也许包括了,今天一天非常累,我想要放松一下;包括了某些不能明说但我已经觉察出来的压力、必须要做的决心以及下决心所带来的压力等等等等。

那么,我能如何去减少这些压力呢?这几天其实我做了不少事情,把屋子里外收拾了一遍,清洗了冬夏的被子衣服,快速的完成了出行的一些安排。

今晚,我要好好睡个觉,给明天预备一个充沛的精力。

无论多么强大的心灵,都要有足够好的身体状态来承载。先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和环境状态,心灵的动力也许自然而然就回来了。

晚安。

主要参考来源:简单心理【成熟父母课堂】共读书目--《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道境与凡境 有次一人开车长途返京,北方冬季,平原高速沿路枯燥,中途疲累但也不困,目光及远,见地平线,忽灵...
    b9b65fe3a5a8阅读 507评论 0 0
  • 班班:[愉快][愉快]Hello~亲爱的猎鹰3号23舱的伙伴们 🤗我是将要陪伴大家度过来来三个月主班导王静,非常开...
    浪淘沙01阅读 803评论 0 1
  • 给10岁孩子的一封信 4.1班贺知义家长(原创作品,转载请说明) 萱萱,你好。大概你都不习惯听到你的乳名了,因为现...
    holyward阅读 357评论 0 0
  • 家校共建,教育我们一起来 ——记博才梅溪湖小学彩虹一五班家长会 2019年5月14日下午,班主任蒋老师和副班主任鄢...
    杨树_b102阅读 350评论 0 0
  • 姓名:彩墨芬芳 聊天描述:因为她高三的女儿怕去学校,还割伤自己,昨天聊完后轻松了很多,黑暗中看到了希望。想尽快给女...
    幸福天使_1dac阅读 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