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悬空寺山西省浑源县,又名玄空诗,距大同65公里,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的体现。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邻深谷,背沿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
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墨宝。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建筑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悬”是悬空寺的一个特色,全寺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根本不受力,所以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悬空寺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当地降水量也相对较少)。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的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一应俱全,设计非常精巧。
4月29日,6点刚过便驾车出行,车行6小时,行程560多公里。抵达后,看到巍峨的山峦——恒山山脉,上窄下墩实,远望无数类似的山顶由东向西绵延,植被覆盖,山的岩壁处处留有风吹的痕迹,亦是打磨过,可以想象风是在哪里吹过,望不到边际。坐上摆渡车行驶在鹅卵石铺就的路上,车颤颤巍巍行进,似酒后微醺,胃里搅动,脑颅眩晕,还好,这段路不长,10几分钟路程。下车后,徒步山行数百米,仰望山峦。弯弯曲折的山路迂回盘旋,山路上间隔数十米就有枣红色的建筑,内子问,“那就是悬空寺么?看到山路有人慢慢攀爬。
随着大量游客继续山行,建筑逐渐增多,行至近处,这儿与许多景点别无二致,众多的店铺、餐饮。
从一家山西削面馆出来后,饱腹感使我的眩晕退去。继续前行,看到悬在半空中的庙宇,急步往前走,此刻,在我的眼前,悬空寺就在这里,悬在空中,廊庑串联,高低错落,无比激动、兴福,情不自禁,忍俊不禁。不由得拉着内子向悬空寺方向走去,走到栅栏处,驻足观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看到了,悬在半空峭壁之上的灵魂——古代木质结构华丽建筑,神秘不可言,妙不可言,不可知,儒、释、道相互融合……佛途境界。
赶快去买票吧,到里面去好好看看,看个够。
排队时,听到广播“由于假日每天游客较多,一天接待人数保持在二至三万人,窗口现在只卖第一道门门票,可去恒山景区游览。”
抱着侥幸心理去排队,队伍宛延数百米,移动很慢,龟速前行,等了半小时才走了5米左右,看看身后,队伍延长有20米,有游客开始焦躁不安,“以前这里根本没多少人来玩,看这些东西,这个地方就是一条过往的道路,我跑货车的时候经常在这里路过,车辆也不多,不禁止车辆通行。”在我前面排队的一个游客说到。
抱着碰碰运气的心里,耐心排队等待。看到有人朝这边走,于是,打招呼问:“你们是从寺里回来的吗?答,不是,是从恒山下来的。再问:你们买到票了吗?答:没有,排队验票处,被告知不许进,折回。”
于是,我和内子扫兴的退出。计划的挺好,怎么会忘记了这茬子儿,怎么就把票给忘了,路线、时间规划的都挺好,哎!
有些时候,有些事就是这个样子,生活也罢,爱情也罢,咫尺天涯,可得,触手可及,不可得,只能远处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