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与现实存在界限吗?或许不存在。卡夫卡为梦境的他寻找假说;佐伯在梦境中爱恋着海边的卡夫卡;中田在梦境中寻找现实。他们在梦境中相互救赎,共同成长……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绝妙之处,在于将原本毫不相关的三条线慢慢编织成两股绳,最终三条线,亦或是三个人生融为一体。间隔式的故事,和平行式的描写,却能让我们从他口中得知他的故事……与其是缘分,不如算是命运,无论是卡夫卡,佐伯,中田,还是樱花,冥冥之中生命便紧紧相连……
除此之外,这本书也时刻以非常真实的笔触书写难以置信的一切。无论是从天而降的鱼和蚂蟥,用猫的灵魂制作的美妙的曲子,深夜出现在房间里凝视那副画的幽灵;会开合的石头……一切是那么荒诞却又如此真实。村上,用平静的文字写出了醇厚的情感,他的语言富有灵魂,令人在观看人物生命轨迹的同时被深深打动……
田村卡夫卡,十五岁少年,是迷茫的,是理智的。离开本来就空寂的家,孤身一人去流浪,当然我觉得寻找自我更为贴切。他痛恨并疑惑着母亲的抛弃,无感那早已稀薄的亲情,却从内心里渴望被爱。他被父亲诅咒,杀害亲父,与母亲和姐姐交合,将最恶毒的命运赋予在卡夫卡身上,以毁灭他来惩戒她。佐伯,无论是十五岁的她亦或是五十岁的她,都是那般纯净,她始终在寂静黑夜中,坐在椅子上,撑着下巴,抬头仰望墙上的画,眷念着海边的少年。
什么是爱情?“把你的骨肉和灵魂都拥抱到我的怀里和我融为一体那是美好的事情,我不想要短暂的结合,我从来没想过会爱上某一个人,大概就是在白雪皑皑的苍茫大地里寻找和我灵魂契合的那一个肉体。”也许,爱情会因为肉体的契合而更加热烈,但只有两具灵魂的相融才会使爱情更加长久。灵魂相恋,是伟大,难得,令人期望的。卡夫卡不知道自己爱上的是十五岁的佐伯还是五十岁的她,爱上了她,即使不存在否定假说的证据,背负着奸污母亲的命运,他爱上了她,那个有着孤独灵魂的人,他爱上了她的灵魂。对于佐伯而言,他和他有些相似却大有不同,他和她本是完美无缺相配的一对,但意外总像是镰刀,隔断连接两人命运的细线。她爱上了同为孤独的卡夫卡,他们灵魂是相似的,爱而不得,兜兜转转,在对方身上找到匹配自己的另一半影子,但灵魂之恋最终难以使其相伴终身……
卡夫卡曾多次,尝试到达森林深处,到达他内心深处。他想要逃避一切,在木屋,在深处似乎就能脱离一切罪名与现实,我称之为梦境,另一个只有自由的梦境。佐伯等待着死亡,终于将一切罪与恶,善与爱都燃成灰烬后,安静地永远睡去,在梦里她可以到达那片海,与心爱的少年一起看着飞鸟略过,看着蓝色的海水退去又涌来……中田,在石头的开与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无声无息地永久睡去……那么卡夫卡呢?在梦境中杀害了父亲,与母亲与姐姐交合,不予否认那不知真假的假说,他获得了那幅画,那幅画着和他相似的少年的画;获得了有着两个奇怪却绝妙和音的唱片……到达过森林深处,内心依然为她崩溃。他需要面对,面对死亡,面对现实……收拾行囊,简短的告别,再次踏上火车站,乘坐着列车去面对梦境里的现实。
整个故事读来,我认为更像是卡夫卡的心灵成长之途,在需要爱的年纪,接受着孤独。在这场旅途中,他认识了亲切友善待人的姐姐;遇见了不被理解却深深吸引自己的大岛,恋上了拥有着孤独灵魂的十五岁少女和五十岁佐伯。在书中,他体味人生至理;在现实和梦境交替中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叫乌鸦的少年是另一个他,是更加理智,接近现实的他,引导着他在森林里前件探索……每个人都会有个叫乌鸦的少年,在你需要时出现。如同德米安,那个他,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