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悦读|353有意义的事,再迟也值得做

读书,有用吗?在完成学业任务之后的读书,还需要吗?

读书,对于现在的你是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对于我而言,懂得读书的意义来得有些迟,但总算是悟到这一点,并开始努力去读书、去尝试用读书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一切。


黑格尔说:“所有物质的普遍规律,都是由绝对精神演化而来,而绝对精神是独立于人的思维而天然存在的。”

千百年来,古来圣贤没有不读书的,所有的真理、智慧藏在古书典籍当中,值得我们去探寻。

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若虚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让我们玩味天上的月亮;西方哲人的物自体,“灵魂独立论”让人游离在物质与灵魂的两重困顿中。

多少古人今人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好奇。“我们所谓何来,要去哪里?”而处理这个矛盾,是如何将自己妥当地安放于天地之间。

画家钱选有一幅《秋江待渡图》、江面辽阔,此岸有一人,渡船还在对岸,秋水望穿,只为渡过此岸。

这里的“渡”应该不仅是渡过这江面,还有逃脱尘世,去到虚无的彼岸的向往,这是人生一种大智慧的超脱。

我们有时渴望脱离残酷现实,离智慧更近,而这中间的巨大鸿沟是我们穷极一生想要跨越的。

朦胧派诗人苇岸在《二十四节气》中描写:“成日静坐于农田之中,看蟋蟀的爬行,观麦苗的生长。”他喜爱和崇敬这一片天地,记录天地之变化,他说,“要有一颗与天地荣辱与共的灵魂。”


在天地之间,我们独立而存在着,迷茫、探索、依赖、共进,在所有的外在面前,我们如一个懵懂的孩子,贪婪而无畏地探索着一切……

做什么的事是值得的?什么样的事是一辈子中一定要去尝试一下,哪怕是失败或是不完美,也是让我们的人生有了一种不一样的记忆。

思考自己与宇宙的关系、欣赏草木虫鱼的生机勃勃、静坐农田之中的那种孤独感和美感,也许也是生命赋予我们的一种神奇的体验。

在繁杂的世界外,逃离到书中暂闭一会,给自己一个空灵的世界,自在而自由。

有些事,即使再迟,也要试着去体验,因为它对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比如,读书分享、记录生活、真诚付出、无私奉献、创造价值、品味生活、享受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