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
看到这句话,我就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东哥的交往。
我认识东哥,是在2017年下半年。当时,在主业工作之余,我热衷于参加一些创业比赛、聚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一份子。
东哥是通过一份程序员创业者名单,联系上我的。
他说,他把名单上的100多人逐一联系了一遍,我是为数不多的回复者,且回复最为诚恳。
我说,你这是穷举法,很慢很暴力。
东哥比我年长几岁,是老北京人,家境小康,之前在某央企总部营销部门工作。不过,几年前,他和他老婆双双辞职,移民澳大利亚了。
东哥说,他的移民,源于和老婆去瑞士的蜜月之行。
当时,眼前风景,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他直呼,卧槽,卧槽。他老婆也不停说,好美啊,好美啊。那一刻,两人流泪相拥,决定移民,去体验别样的人生。
后来,不知道怎么没有移民瑞士,而是去了南半球的澳洲。他没说,我也没有问。
插一句,我迄今都没出过国。真是一只土拨鼠,准确地说,是只土鳖。
虽在澳大利亚,但东哥的目光还是多在国内。他想进军互联网行业。他不懂代码。他需要技术合伙人。他找到了我。
严格来讲,我不是一名优秀的技术合伙人。因为,我没有主导研发过哪怕一个用户量非常大的互联网产品。
只是,我比较全面,从创意、前端、后端、服务器、SEO、引流、内容、成交、团队,一条龙,全干过。
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我常自称自己是全栈工程师,还举例facebook就喜欢招全栈工程师。
2
东哥认识我之后,常和我网上畅聊,相谈甚欢。国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讲我全程开发过的那些产品、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他讲他在央企的营销案例、职场故事。
他说,他会的那些,只有在大公司才能派上用场,是屠龙之术。
我说,我会的那些,是不善于借力借势、万事不求人,是小农意识。
熟络之后,我有时称他为东哥,有时称他为阿东。
这常让我产生毫不相关的联想。天上成群结队的大雁,有时排成一个“人”字,有时排成一个“一”字。
2018年春,东哥回上海参加一个投融资活动。他说,想和我见见。
彼时,我在武汉。东哥第二天就飞来了,还给我带了一份小伴手礼。
我陪他去武汉大学看樱花。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走在珞珈山上,我们回忆起各自的大学时光。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中午,重磅新闻,霍金去世。
我们一起背诵斯蒂芬·威廉·霍金的名言。
Life would be tragic if it weren't funny.(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3
遗憾的是,这之后,我和东哥在两件事情上逐渐产生了一些分歧。
第一件事,APP开发。
东哥,让我对标某社区APP,全程开发一款类似产品。我认真地梳理了需求,给他画了一个原型图,并且给出了一份优惠了的报价清单。
这份报价,让他有些失望。他说,本意是希望和我是不付费的合伙关系,而不是付费的雇佣关系。
我很理解他的互联网梦想和雄心。因为,之前,我也有,我把马斯克奉为偶像,每天看氪新闻,常去中关村创业大街。不过,后来,被社会毒打,我没有那些想法了。
我不想什么改变世界。我只想改变自己。我想给自己买套房,在大城市主城区的大型小区里。我喜欢那种万人如海一深藏的feel。
第二件事,兼职团队。
又过没太久,我接了一个单子。是给某500强做营销服务。活儿,比较简单,需要很多兼职人员做。
每个人,我可以赚1米,妥妥的互联网包工头。哈哈。但是,需要的量很大,2w+人。
这个量级,可不好组织。不过,我圆满完成。客户对我强悍的组织能力大加赞誉。我在朋友圈,晒出了连夜完工2w+个截图的视频,颇为高兴。
东哥看到了,当即对我展开了批评、挽救教育。他说,我这是不务正业,尽搞些没技术含量的粗活儿,钻钱眼里了。
他还气呼呼地说,亏他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我说,东哥,之前,你谬赞了。
光阴好像那流水,不舍昼夜。
我和东哥,后来聊的越来越少了。
前两天,我记得他赴澳8周年。我给他发了一个红包。不过,没有发出。因为,不知何故,他的号,被限制了。
我没有再翻找他的其他联系方式。
小农意识与屠龙之术,产生过一段时光的交集之后,继续各自前行,就此相忘于江湖了。
也许,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