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很多消费者忽然发现,滴滴打车很难叫到车,如果不加价,不加很多价,就基本上没法叫到车;在路边想招手拦车,也是很难,哪怕空车,司机也要问清楚目的地,不然就礼貌地拒载,或者称为“婉拒”,让你干着急。很多人想起来,去年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往往只要以前一半不到的钱,就能很顺利地打到车。那么,为什么今年打不到车了呢?
滴滴公司有个高管出来说,经过大数据分析,今年的司机数量减少了30%,而打车需求上升了20-30%,供求关系导致打车难。其实,这不准确,至少只是说明了一个很小的因素而已。
打车为什么又难了起来?其实,这包含了两个意思:一开始的时候,打车很困难,消费者经常遇到拒载、宰客等难题;后来,经过滴滴、快的等公司的开发和培育,伴随着公司大量的烧钱、共享经济的发展,网约车快速发展,出租车公司在经历了欢迎、抗拒、抗议之后,不得已地下调了部分费用,减少了司机的负担,也让出租车在竞争中逐步提升了服务水准,这是消费者感受最佳的时间段;再后来,随着滴滴、快的的合并,直至完成和优步中国的合并,国内的网约车市场开始逐步走向垄断,经营者需要盈利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补贴逐步减少乃至取消;加上部分地方运管部分针对私车不具备营运资质的执法行为,很多司机的参与度快速下降。进入这个阶段,消费者的感受又变成了叫车难。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还有神州专车、易到等的参与者,但神州的车是属于公司所有,跟滴滴大部分是私车的性质不同。
打车为什么又难了?其原因至少有几点:
首先,网约车公司的前期市场培育,采取的是高额补贴,抢占市场,实质是拔苗助长。片面拔高了消费者的优惠预期,更让很多网约车司机感觉有利可图,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刷单、专职司机,这其实已经不属于共享经济的应有之义。到了后期,随着补贴减少,司机感觉无利可图,就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公司为了保证服务,对司机提出更高要求。很快地,很多司机虽然还属于注册,但已经不参与、不提供服务。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各地的网约车新政,让人不胜唏嘘。很多地方的规定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北京规定要京人京车,排气量不小于2.0L或1.8T;广州对车身长度、宽度、高度都做了详细规定;车龄不超过;南京规定,燃油汽车车辆轴距达到2700毫米;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必要时实行政府指导价,甚至有地方明确规定,不得低于出租车。
有代表性的是,南京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表示,网约车应该与巡游出租车实行差异化经营,应该高于巡游出租车的配置。其表态基于一个统计:南京的巡游出租车共计一万四千辆,完全可以满足市民在平峰时期的用车需求,不过在高峰时期,供求差距大约有15%-20%。注册的网约车有35万。超出市场容量,所以采取相关措施。于是,很多消费者就疑问:有这个精力,为什么放到管理假冒伪劣、有毒食品、环境污染上去?
本来,随着网约车的兴起和发展,网约车公司和经营者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发展、持续稳健经营的市场机会;给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逐步调节、优化出租车公司的垄断和高额利润,调节消费者出行的供需关系;网约车司机可以减少空驶,补贴油费;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价格和更佳的服务。
然而,这个事情又一次搞拧巴了。网约车公司、司机、地方主管部门、消费者其实都进入了一个没有赢家的博弈过程。网约车公司前期大量补贴,具有垄断地位后快速转向,希望快速盈利,一方面对司机和消费者提出很多要求,加大惩罚力度,让司机感觉很累,消费者感觉不便利,另一方面,对于每单抽取25%的高额服务费用,也让人感觉杀鸡取卵,对于一个不需要太多硬件投入的软件服务公司来说,应该扩大市场容量,同时尽量降低每单盈利期望,可惜,网约车公司走了相反的方向;政府积极作为,但真的很难说基于谁的利益。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但是,消费者对网约车公司的意见越来越大,司机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地方政府又一次赔上了公信力。
有句话说得好,想知道问题出在哪,先问问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那么,真正的最大赢家是谁?其实,在整个网约车诞生、发展、兴起、衰退的过程中,有一个本应该让渡最多既得利益,最后却意外毫发无损的对象——出租车公司。本来,对出租车公司高额份子钱的诟病由来已久。可是,往往地方运管部门却变成了“利益代言人”,变成了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眼中价格高、服务差的“替罪羊”。
这么梳理下来,知道打车为什么又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