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认知

女孩子在讲择偶的时候经常说学历,长相,收入这些统统都不重要,找个对我好的就可以了。

听起来,很理性,很清新,其实这个看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对,这就像说,找工作找个老板对我好的,谈生意应该找个跟我谈的来的。

不对!这个世界不是这么运转的。

你的喜好,你的情绪,你的温存,这些都不是世界的真相。

我们在说某个人对你好的时候,我们再说某个人对你好的时候,一般是指他关心你的感受,他尽力满足你的需求,他认同你的价值观,甚至包容你的情绪。

所以,你很感动,你认为他对你好。

但是,你要知道,你的感受,你的需求,你的价值观,你的情绪,并不是你。

他们只是被造物主随机分配在你人格里面的组成部分而已。

如果你天生残疾,那么你只是被分配了不太好用的肢体而已,用一个瘸子来定义你,是不全面的。

如果你天性易怒,那么你只是被分配了更容易被分泌肾上腺素的体质而已,这个发狂的形象并不能抹杀你高贵的人格。

如果你天生失聪,那么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静默的存在。这个世界是静默的吗?并不是!包括我们听力正常的人,也不能否认超声波的存在。

所以,我们的感觉并不可靠。我们的情绪偏好,甚至我们自以为理性的价值观都是被很多客观因素,包括你的遗传,你的家庭,你的经历,共同造就了一个随机配置而已。

当你在思考 我 这个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把很多分配到 我 这个人格范畴里面的乱入因素给刨除出去。

你应该想办法去主导他们,而不是任由他们来绑架神性的你。

举个例子,你喜欢吃甜食,有个男孩子很贴心的送你巧克力。他在做什么?他只是在贿赂你喜欢吃甜食的口味偏好,而这个被满足的偏好,作为他的同谋给你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

所以,你的情绪干扰了你的判断。让你把巨大的光环套在了他的身上,让你无视那些真正危险的真相。

比如:他并不是一个真正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一个人值不值得交,你的情绪和喜好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因素而已。

只是这个因素存在于你的个体,让你误认为他是可以评判这个世界的主宰。

然而,并不是。

我们没有资格因为一点阴霾就去诅咒太阳的光辉,因为一次挫折而去抱怨上苍的不公。

我要表达的观点是,别说找个对你好的人这个想法不靠谱,就是对你好的自己都不靠谱。

你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然后你纵容自己又懒又馋,好逸恶劳的恶趣。

这不是对你好,你只是在养肥潜入你人格内部的奸细,很多女孩子太感性,造物在设计两性差异的时候,为了让女性更有爱心去照顾家庭和孩子,而给她们植入了更容易唤醒的母性温柔。

作为他的男友,你更应该去靠近他的心灵,而不是利用她先天不足的情绪判断。

我认为,所谓的底层认知就是一个人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能力。

抽象相对的是具象,比如事业和爱情就是抽象的概念,而钱和女人,男人就是具象的概念。

缺乏底层认知的人特点是对于抽象概念的不理解,并由此产生排斥和鄙夷。

认知低下的人不相信世界有那么多维度,所以他们总是把活鱼摔死了卖。比如,让自己聪慧的女儿早早的嫁人。

人生价值,生活品质这些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再比如,总有人骂马云,说他摧毁了实体经济,实际上,这些人既不懂实体,更不懂经济。

所谓的产业升级,所谓的经济规律,对他们来讲,是不存在的。

再往大了说,我们想象一下,在1930年那个动荡的时代有很多军山头阀林立,军阀们没有理想,当兵的打仗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娶老婆。

所以,他的士兵也是这样的理想,但是井冈山上的情况不一样,因为从上到下,官兵们都相信了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仰,开始让这个团队发生神奇的变化。

比如国家的概念,如果没有这个民族,只是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比较接近的一大群人而已。

如果一个政权没有办法让他的民众接受作为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认知,那就太要命了。

比如,前清,一个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区区几千人的西洋舰队,竟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就是因为民众并不知道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汉族人对于满清统治者而言,也只是人数众多的奴才而已。

为什么改变认知如此困难?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他的生活环境只给他提供了适合他层面的信息和案例,除非有特殊的机缘和慧根,他很难超越他现有的阶层认知。

比如前面那个列子,如果某个军阀的某个士兵突然告诉别人,他相信了抽象概念,别人会认为他傻了,疯了。

而且会出于好心的去苦口婆心的劝解他,赶紧回到正道上。想想怎么多弄点钱,别扯那么没用的。

最要命的是,如果他不听,一意孤行,追求自己的主义,那么,他确实大概率会失败。

这就是提升认知的悖论,因为认知升华和变傻变疯在症状上是一样的。如果你有鸿鹄之志,就不要老是待在燕雀群里,走出去,找到跟你道路相同的人!


二月

2021年12月9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参加《梁晓玲:21天行动力强化训练营》第二周了,这一周还是继续讲解有关于情绪的概念, 下面我还是像上一周一样,...
    无幻君阅读 2,274评论 0 1
  • 处在认知井底的人就好像寓言中的那只青蛙一样,总认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全世界,殊不知,在井口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觞咏阅读 536评论 0 2
  • 成长就是有容乃大的过程。《头脑特工队》莱丽的成长意味着在她的大脑总部里,情绪控制台上多了很多的情绪小人,意味着她每...
    刘金玉阅读 344评论 0 0
  • 【前言】 知道我成长故事的人,一定都知道,在2015年以前,我对PPT的认知几乎为零,尽管那时的我,有着十几年的行...
    福哥0075826阅读 870评论 0 2
  • 傅盛前不久的那篇关于认知的文章中,有一个核心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差别就是认知差别。既不是财富,地位,家庭背景也不...
    LogicBang阅读 977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