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来聊聊焦虑。
大学生有什么可焦虑的呢?肩上没房贷车贷,又不用还信用卡,每个月家里还会寄钱给自己维持开销,在象牙塔里好端端地学习、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焦虑从何而来?
从欲望里来。
1/
小童是我的高中同学,和我一样从小热爱写作和文学,自己平时没事也喜欢写写随笔和散文,虽然没拿过什么蜚声的大赛大奖,但文字功底一直深受老师赞赏,印象里,她的作文还多次在全班面前朗读过。
后来上了大学,我们依然保持联系。
一天,她兴致勃勃地跑来问我想不想和她一起拼单报个写作班,原价299元/人,两人拼单只要400!
我以专业课繁忙婉言谢绝,谁知她却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对我“错失良机”的举动扼腕,“现在都流行写作变现啦,你再不报个班学学,只怕跟不上时代了!”
我愕然,点开了她分享给我的几篇文章。
这些文章的标题真的都很“传销”,你们随意感受下:
《从写作小白到月入过万,我是怎么做到的?》
《给新媒体作者:如何在1小时内写出单篇稿费1000元的爆文?》
《第一次投稿就变现600+,我的秘诀只有三点》
《从零开始写作,大三的他如何做到年入百万?》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每个都想点进去看看?
怎么都这么牛x?月入过万?年入百万?
感觉我的世界观好像被人疯狂按了F5
一一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些文章有三分之二在讲作者是如何辛苦地码字,如何巧妙地与编辑周旋,如何机智地算小聪明,然后还剩三分之一就是在卖课,把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只要你来报我的班,包你和我一样月入过万。
我笑了笑,关掉界面。
2/
再后来和她联系,是因为她叫我帮忙转发一条朋友圈。
“崧崧,帮我转发下我的朋友圈第一条,谢啦。”
我点开她朋友圈一看,又是个写作班,不过非同寻常的是,这是个号称新媒体大V的精品课,原价2000元,但只要有10个人帮忙转发就能拿到优惠价1200元。
“我转发啦。诶,上次那个写作班怎么样了?”
“挺好的,结课后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这个大V,据说他以前的学员现在大都已经是作家协会的成员了!”
小童字里行间毫不掩饰对新媒体行业的无限遐想和憧憬。
这时候,你是不是想问,小童最后靠写作发财了吗?
答案是,
并没有。
小童前后上完两次写作课后,记了快一个笔记本的新媒体写作技巧和上稿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起一个新颖的标题?如何让读者三秒内对你的文章着迷?如何写出100000+?如何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金句?
最后当小童开始提笔写作时,发现自己之前忙着上课和回顾技巧,都没怎么进行有效阅读,以前积累的素材和金句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更严重的是,由于每次写作课都上到很晚,第二天专业课上她总是摸鱼打诨,期中考试还差点不及格。
结课后的第一次投稿,小童自信满满,胜券在握,结果一周后编辑只回了她一行字:不够吸引人。
既然大号不行,那就投小号吧。
小童一口气将手里攒的几篇热点文投给了两三个公众号,看着征稿函上大写加粗的稿费,她暗自窃喜:少说也能赚个三百吧?
可天意弄人,小童只有一篇过稿,还是编辑再三纠结后让她重新修改过的,最后稿费只有八十。
相比前期小两千的投入,这杯水车薪的产出让小童在寝室里哭了一晚。
明明都上了课,为什么还会这样?
因为成功是无法被复制的。
其实小童只是现在万千渴望搭上新媒体浪潮发家致富的大学生的一个缩影,无数人前赴后继,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想分一杯羹——可蛋糕只有一块,一块只有那么大,每个人都兴冲冲提刀赶来,可最后要么只分了一小块,要么连摆放蛋糕的桌子都没碰着。
3/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鼓吹“大学生月入过万”,打着带你赚钱的幌子让你报班“学习”,让你为他引流,让你掉进自己的盲目中还浑然不知。
大学毕业后还有几十年你可以拿命挣钱,着什么急呀?
大学时光多美好啊。
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己规划,你可以去谈一段刻骨铭心的校园恋爱;去发掘校园里不为人知的小天地;去追寻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大胆而有底气地去试错;在图书馆花一下午的时间读书等等,何必跟钱死磕呢?
当然,我也不是说都不要去挣钱。
钱还是可以挣一挣的,毕竟跟谁过不去也别跟钱过不去是吧?
忘记抢个微信红包我都觉得错过一个亿呢!
我只是希望,在你生命长度的二十五分之一里,你活成了日后你想要的样子。而不是一台写作机器,一双送餐的腿,一个移动的传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