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个朝代,在一片崇山峻岭的峡谷中,有一个小镇,叫迷雾镇,镇上更有一个村,叫迷雾村。顾名思义,这村常年被大雾弥漫,再加上深林险阻,蛇虫鼠蚁、虎豹财狼出没其中,因此人们只听说过迷雾镇上迷雾村,却从没有人真正到过此。
不过每一年的八月十五,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叫卖货郎的
人从山里出来卖货,说来也奇怪,这个卖货郎并没有带着山里的野味皮袄,而是只带了一个大套筒、一个小挎包。那他买的是什么东西呢?只见那大套筒里套着一副画。
这画的是什么呢?
只见那画似春天生机盎漾、又似冬天寒风萧瑟,近看若从前、远看如来生,亮的如娇阳刺眼、暗的如漩涡噬人,黝黑深远、明星点点。日月星辰尽在其中。哦。原来,这是是一副星空图。
“敢问老哥,你这画要卖多少银子”,一位身穿绫罗绸缎的胖老爷问道。
“我这画卖五百五十俩”,卖花郎答道。
“我观你这画的纸是下等的宣纸,这墨是下等的碳墨,笔法潦草无章法,只这星空是上好的星空,不值这个价”另一位青衫儒服的清瘦老爷开口说道。
当是时,各种挑剔、各种价格此起彼伏,吵吵嚷嚷了起来。卖货郎左恭右拜,一时应付不来。
“我给你五百五十俩银子吧”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位威严刚正的官老爷大声说道。顿时,所有围观的人都看向了走来的官老爷,又看了看卖货郎。
“见过大人、见过各位老爷们,这画并非我一人所有,是我同村里的绘画郎一起卖的,价格也是商定的”卖货郎拜了拜说道。
卖货郎又说道“小民我是山里迷雾村的村民,住在村里望火楼,监管着村里的打更敲钟,每年也分得些祭肉粗粮,就在昨夜子时我起床打更时,突然发现常年萦绕的大雾不见了,借着夜光还能看见巷头村尾,阡陌交错,抬头望去,见那星河灿烂、辉光相应,大为震惊,遂匆匆赶到族老家想告知此事,却不曾待我路到半途,迷雾已起,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打更完毕也未曾见那雾再散去。只因我迷雾村常年雾绕,古往今来也未曾看过星河的样子,偶尔才窥的零星半点,只怕说开了,也未得有人相信啊。打完五更便匆匆赶到老友绘画郎家诉说了此事。
“老伙计,你说我见得这星空是真是假、我迷雾村也不曾听过有人看过星空呀,或是周公有何预言告知与我吗?”卖货郎问道。
“别说是我们迷雾村了,就是山门外的迷雾镇也是终年迷雾缭绕,未曾有个这般景色啊”,绘画郎接着说。
“是啊,怪哉就在这般”卖货郎一边喝茶一边叹道。
。。。。。。
两人又絮絮叨叨,叹息喝茶了一阵。
这时,绘画郎突然沉声说道:“甭管此事缘由罢,不过我却有一事和老哥商量商量”。
“ 何事?”卖货郎奇怪的问道。
“既然老哥告知我此事,不若老哥便将看到的光景说与小弟,小弟依言绘制出来,想那镇上的乡绅老爷们也未曾见过这般景象,定能买个好价钱。”绘画郎说到。
卖货郎思索片刻便应承下来,慢慢讲述起星空模样与绘画郎。
待到响午临行时,绘画郎又说道:“价格也来个商定罢。你便拿三百俩,我分二百五十俩,总价五百五十卖与老爷,一年一副,一副一年,不争不抢,一口买卖,老哥可否?”
“可,就该此理。”卖货郎应了一声,便下山去了。
“如此说来,此画确也贵了太多太多,”清瘦老爷一边扶髯一边平静的说道。
"我们单独一人却也难买下这画,何况一幅画也卖不得三份呀!”胖老爷接着说到。
”无量天尊,不若三位老爷一起买下,放在小道下处。一来能体现老爷们对天尊的敬仰,二来十里八乡的、镇上的人也都能来看,也念老爷们的好。“这时从旁边传来了言语,道是谁?原来是镇中火神殿里的执事道士。
“我怕你是惦记着来来往往的香火吧。”胖老爷说到。
道士脸皮笑了笑退到了一旁。
”那便如此吧“这时,官老爷不容置疑的声音响了起来,然后看向胖老爷和瘦老爷。
思索片刻,胖老爷和瘦老爷便拱手应承,围观的人也三言两语、千言万语的恭迎起三位老爷的好起来。
往后岁月,一年一副、一副一年。迷雾镇因这星空图的缘故名声大噪,远的近的游人闲翁、贩夫走卒、商贩客旅,或特意、或路过,都会来瞻仰观看星空图。迷雾镇短短几年间便成为了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镇,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准也随之蹭蹭的往上拔,一切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样子。渐渐的人们不在叫迷雾镇为迷雾镇了,都纷纷改口叫起了星空镇,迷雾镇慢慢消失在了迷雾的深山中。
话说到迷雾村这边,卖货郎和绘画郎也因此成为了村里的大户,盖起了阁楼,天天大宴宾客,高朋满座,还给儿子们各自娶了漂亮的媳妇。不仅如此,他们还出资给村里修了路、翻修了祠堂。村里人也不在叫他们卖货郎和绘画郎了,都纷纷叫起了老爷。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的某个夏天的一天,连续的阴雨天引起山里发大水,村庄被冲的七七八八,祠堂、望火楼也毁于一旦。卖货郎和绘画郎因年事已高,也在这场大洪水中染了疾病,还不曾说出星空图的秘密便都撒手人寰了。
迷雾村在洪水后的几年,慢慢恢复起了生机,祠堂也重点起了香火,依稀见了旧时的模样,但因迷雾村从没见过大火,望火楼也慢慢淡出了村民们的念头,只有偶尔农闲时树下几个老头的记忆传说。卖货郎的儿子和绘画郎的儿子眼见着家中光景的日渐西下,商量而定也画起了星空图,虽说绘画郎的儿子深得他父亲的真传,画图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父亲的每幅星空图也都能第一时间目睹,但卖货郎的儿子没有了望火楼、不做了司更,便也没有再见过星空。绘画郎的儿子也就依照自己记忆中的样子画出曾经的星空图交给卖货郎的儿子下山去了。
回到星空镇这边,也因这几年没有了卖货郎的星空图,人流渐渐变少了,贩夫走卒也不在路过此地歇脚倒卖了。慢慢的星空镇也重新叫回了迷雾镇,迷雾镇的人们也重新又回到了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虽则前几年的八月十五还有人自称卖货郎的儿子拿着星空图来此贩卖,价格也一降再降,但人们纷纷说是哗众取宠、趁机获利之徒给赶走了。过了几年也不在有人来了。
至此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或者是几百年。
一天,一个背着旅行包的年轻学生,来到了迷雾镇。在迷雾镇的火神殿烧了几炷香之后来到了广场的大树下。
“大伯,你好,打搅一下。请问这里是不是曾经出过一副宛如神作的星空图啊,这边还有记录描述吗。”年轻的小伙问旁边的大爷道。
“你说星空图啊,那岂止是宛如啊,那可是这里的火神爷在蟠桃会上被王母娘娘赏赐的天河图呢。”一个大爷抢答道。
“乱说,明明是火神爷见我们虔诚供奉,怜悯我们迷雾镇不曾见过星空,借来文曲星君的笔画的。”另一个大爷说道。
“错了错了,你们都错了,那里是什么星空图,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那只是路过的游方道士随手画的星象,用来占卜的。”旁边一个大爷说。
当是时,大爷大妈们众说纷纭,有说真的、有说假的,更有说时皇帝赏赐的,年轻学生一时不知信谁的好。于是换了个问题。
“大爷们,那你们知道这里有一个迷雾村吗,请问它在哪里啊?”年轻学生又问道。
迷雾村,什么迷雾村,这时的大爷大妈们统一疑惑的看向了年轻的学生,其中一个说到:我们这里是迷雾镇,哪里有迷雾村,小伙子是不是听错了。
”怎么会呢,我可是根据我先祖的笔记记录的。“年轻的学生答道。
一听是什么笔记,大爷大妈们笑了起来,接着安慰年轻的学生说:你可以到处打听打听,那里有什么迷雾村,这里只有迷雾镇,指定是记错了。又有人说到:肯定是镇字写错成了村字了,这里山高路远的,少的人来,应该是把镇和村弄混咯。
年轻学生又是疑惑不解,恍恍惚惚的背着背包往前面找旅舍走去了。
远处的深山里,小村庄已陷入梦魇之中,一个调皮的小孩爬上了阁楼,“妈妈、妈妈,上面是什么啊,好亮好漂亮啊!妈妈、妈妈你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