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新的课程改革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旨在确立双重课程——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构成的学校课程。但是设置综合学习课程的意义,并不是针对“知识中心”的学科课程而设置“经验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事实上,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自都是在学习中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课程,两者的差异在于“知识”与“经验”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即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和“经验”的,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科课程所排除的现代社会以及人类与人生的切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经验的基本框架。这种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打破了传统的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拓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新的课程尽管冲击了传统的学科组织,并且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实践方式,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仍面临种种挑战、困惑和危险。
作为教学内容的“学校知识”,总是包含了明示知识与默会知识,或者说,理论知识与体验知识。换言之,双重课程要实现学术知识与生活体验的统整。若分科课程仅仅关注学术知识,综合实践活动仅仅关注生活体验,都是一种偏差。
功利主义与精英主义取向——任意拔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在选题上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偏于科学前沿的所谓高精尖,缺乏学生情趣和生活气息。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取向。——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混同于学科教学,甚至把它的目标肢解并落实在各门学科大目标上,导致“学科化”的教学设计和管理;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取向——把学科教学的“系统习得”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体验积累”对立,对后者放任自流,满足于为活动而活动的盲目实践。
应试教育,特别是中高考制度滞后造成的阻力,使得学校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用一种课程元素替代另一种课程元素,双重课程要素需要嵌入支持性的体制、机制之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就是“灌输教学”和“分层教学”。教学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跟时代、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现象,教学也绝不是什么单纯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交织着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科学认知、精神成长的过程。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受到尊重是特别需要的,学校是种种差异相互碰撞、多样价值观相互交响的舞台。教育不仅应当重视学生的差异性,还要营造丰富的有利于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
教学不是由教师片面灌输的教学,而是学生基于自己的言行,主动地参与的教学,也叫“双向型教学”、“体验型教学”,这里,学生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参与者。学校知识不只是普适性的概念、规则和结论,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经验与知识,也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学不是教师面对教科书的独白过程,而是师生在对话中共同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
新的教学方式不是基于划一教学的学习,而是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得以交流的‘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是排除个人主义竞争,拥有多样的能力与个性共存、共生,相互交流差异的“互惠学习”。这里的合作,一方面不是陷入同质化,而是彼此承认他人的他者性;另一方面,不是归结为异质共处,而是共同面对当前的课题,有组织地实现共同的目标。从竞争走向合作,这是教学改革的主题。在克服竞争主义的同时,不停留于教师指导学生合作的框架,而且追求师生合作的教学创造。在合作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有计划领悟人际关系的规范,学会团队沟通的技巧,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分享集体思维的成果,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