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邓家老太被《蓉城日报》APP生活副刊上所刊登的文章所吸引,听完老大邓涛的耐心阅读后,沉思半晌后,只说了一句:老张头什么时候送报纸来呀?
邓涛看到老母亲的样子,有点心急。
自从一年前在蓉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由主任医生,雅号叫“刘一刀”的刘婷医生,亲自主刀,成功摘除右脑肿瘤后,健康状况逐步恢复,只是右眼受肿瘤压迫太久,视力减退比较厉害……
刘婷主任再三强调,老人每天看书读报最好累计不超过三小时,每次一小时左右,而且绝对不能看小屏幕的手机,这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受伤的眼睛是无法承受的。
电视也最好不看,听听声音还是可以的。看报读书最好借助放大镜,以减轻眼晴的压力。
邓家老太一生关心国家大事,让她不看新闻频道和读书看报,这对于几十年如一日,养成了习惯的老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煎熬……
正待此时,屋外传来了停车声,紧接着有一个高挑的、优雅的女士,直接通过敞开的大门走了进来,同时还亲密地叫着:邓家奶奶,最近可好呀!
邓涛一看见来人,特别开心,忙说:刘主任你可来了……
邓副书记,你叫我小刘就可以了,这么叫我,我以后可不敢来了……刘婷谦虚地说。
闺女,你可来了,我这个老太婆还真有点想你了……邓家老太太笑逐颜开地说。
按照之前的约定,除了定时到医院全面检查外,每隔10一l5天,刘婷也定时来看望,并对邓家老太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和叮嘱……
邓家老太热情地招呼刘婷坐在自己的身边,刘婷熟练地从随身的药箱子里拿出血压计、听诊器等……
量过血压、听过心肺,刘婷又仔细看了看手术的伤口、还有被肿瘤压迫后,右眼恢复的程度……
刘婷例行检查后,就说:邓家奶奶,其他一切尚好,只是这右眼恢复得不好。您老人家这半个月,是不是又超时超量看报纸了?
邓涛在一旁暗暗伸出大拇指,示意刘婷判断正确,并帮他劝劝老人……
刘婷于是边笑边对老人说:邓家奶奶,我知道您关心国家大事,可您是想短时间关心呢?还是长期间关心呢?
邓家老太瞬间也明白了刘婷的意思:如果眼睛在恢复期注意节制和保护,以后就可以多看报、读新闻什么的……否则……
好好好!闺女,我老太婆听你的……邓家老太脸上掠过一丝难为情。
邓副书记,最好还能给老人家买一个收音机,这段恢复期,多听听时政新闻,同样可以减轻眼睛的压力……刘婷望向邓涛,并建议说。
好主意!瞧我这脑瓜子,岁过甲子,思维有时也短路了……邓涛自嘲着说。
邓家老太白了一眼邓涛,一脸不屑地说:老大,听你这么说,我这个过了八十多的老太婆,是不是该每天用上提示器,提醒我每一个时段该干什么了?
邓涛一愣,得了,忘记还有老母亲在场了,活该被怼了。于是便有些尴尬的笑了。
闺女,别理他,有时候反应比我这个老婆还慢半拍……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说来听听……邓家老太干脆把邓涛仍一边,只顾着跟刘婷说话。
刘婷略略停顿了一下说:邓家奶奶,平常工作忙、手术多,我也不太关心时事政治,不过今天比较轻松,在检查病房时,听到许多病友的家属都在议论“一封信”带来的震撼……
我回到办公室,想先看看报纸,结果《蓉城日报》根本就没送过来,按往常,8点多就到了各个科室……
我只好打开手机浏览了一下,发现所谓的“一封信”,是一个耄耋老人实名实地写的《关于教育现状之我见》的文章……
而且是同时在《蓉城日报》线上线下、蓉城市大学生联合会官网上同时公布的。舆论的矛头直指教育的管理部门—教育厅……可没有想到,一小时后,也就是大概9点,教育厅收到了老人的亲笔原稿,原稿上还有当地党政一把手的签名……
然后,教育厅才暂时摆了不作为的嫌疑,并同时刊登了收到老人来信的时间以及原稿,并加了编者按,明确表态支持老人的建议,同时加强了与网友的互动……
整个网络都沸腾了,“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完成,许多年媒体和网友判断,根据教育厅做出的反应速度和表达来着,近日出台相关教育改革和整顿的措施,几率很大……
母亲,小六会不会有麻烦?邓涛听了刘婷的讲述后,插了一句话,话中明显有些担心的成分。
什么麻烦?小六平时不是高傲得很吗?当了副厅长,就想对教育部门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良倾向进行改革吗?结果怎么样,还得靠一个耄耋老人的一封信,推着走才行。我着看她不经历一些事情,不知道天高地厚……
邓家老太太带着训斥地口气,对着邓涛连甩几个反问,明显对话中所谓的“小六”有些不满。
邓涛望着不知所云的刘婷说:刘大夫,小六是我家最小的妹妹,排行第六,叫邓愉,刚在教育厅当上副厅长不久……
刘婷这才恍然大悟,连忙点点头,但并没有说什么。
邓家老太笑着问:闺女,你怎么看这封信所引起的这场大风波、大辩论?
邓家奶奶,我一个学医,对时事政治缺乏敏感性,说不太好……
想到哪,说到哪,哪怕是一个点、一个侧面也行。
邓家奶奶,我常听科室里的同事说:现在的孩子学习的重心,都放在了校外培训和校外辅导上了,仿佛正常上课的时间里就学不到知识,而且成绩也上不去……
关键是,这些校外培训和辅导,大多数都是相关任课老师所指定要参加的……学费还老贵了……有同事说,替孩子报了名,交了费用后,估计要吃好几个月的泡面才行………
这还是我们三甲医院收入不低的职工呢?但那些普通收入人群的孩子呢?面对高昂的费用,只能望洋兴叹,也许长此以往,“有教无类”的民族教育精萃,就这样被弃之如弊履了……
我仔细看过老人的文章,对她多年以来,倡导“有教无类”,以及“因材施教”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极为赞赏……
刘婷在邓家老太的鼓励下,也直言不讳地畅述了自己,对现实生活中大家极为“反感”的,教育界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一个侧面……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