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管别人怎么样,期待别人的改变是被动的。我们需要花被动为主动。
在问题的归属上争口角,这在工作里确定了你的KPI。但是在生活里没有任何的意义。唯一能做的就是下一次这样的问题再出现的时候,我能否比上一次做的更好。
比如出门前准备和睡前准备。
出门准备:能否在媳妇说出门了我就可以出门了?
睡前准备:能否准备好明天早上要穿的衣服?
昨天关于挑战的模块一出来,嗯……列的内容本身基本没有完成挑战的,但也有根据实际情况做突破的点:
- 自己肠胃不好,喝了不喜欢喝的油茶。
- 架构师初步思考:需阅读UML的相关书籍。
- 羡慕大师兄MB的身体:有意识控制自己体态和身体训练。
- linux 的指令如何通过自己本身的文档学习?
- 浏览器的书签该如何管理呢?
第一个议程:工作日志的升级,推出工作报告模块
每日做了什么,要做什么,应该体现在JIRA上,这样可以让team及时follow。原来的工作日志记录每天做的事情,但由于做的太细并没有办法和业务或者知识架构体系形成有效关联,所以回顾阅读会比较吃力,更多从细节实现出发,而缺乏系统性思考。
因此我把工作日志做了简化,保留FB板块和每周板块用于任务计划分析和进度追踪分析。
而对于业务本身的整体脉络和具体的思考放在工作报告里进行。
至于工作日志另外一部分关于感想的内容…… 在日记里执行好了~貌似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做了。
第二个议程:自我训练难度升级
我目前在纠结一个点,等到20更的时候给自己增加难度,还是就现在?另外有一个奇怪的潜意识就是我总感觉自己已经到极限了。增加难度我可能就会崩溃……
这种自我否定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纠结说明了我当下哪怕可以,当心理还没做好准备。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我的行动计划还不够落地。那日记来说,我是每天早上6点到6:40。这个时间段因为没有任何人打扰,所以非常的固定和稳定,所以可以相对有效地执行。
但是难度升级的这些东西,由于我都只停留在想,并没有尝试过,所以如果初始压力过大,容易造成难以前行。所以我需要尝试并测算真实难度,然后客观分析,最终落地到压力相对合理的方案。这样相信我就做好了准备。
为此,我这边给自己这周的额外目标是:完成一篇《掘金》技术稿。(准备用它来敲新的offer)
另外让我感到压力的是我的目标太多……比如这个技术稿是我想完成的目标,另外呢我还想做身体训练!学习和了解健身关于饮食方面的问题。对了 我忽然想到somebody!!!
真好~~~ 独想想不如众乐乐。(健身饮食方面增加阅读关注 —— 抖音)
那除了技术稿,身体训练,还有饮食训练。
这里我在思考关于技术稿,我是否应该放低质量???No!!!就和日记一样,全力才是对时间最好的反馈。
所以在能承受新的压力之前,我得做取舍。给这些想做的事情排优先级。嗯,就你了,技术稿!!!
等技术稿落实之后,就把健身排进去(预期20天倒计时)
第三个议程:自我反思
前一天的工作预期可喜,昨天就有些沾沾自喜,在SCT上的处理并没有认真思考。(难啃的骨头,越啃越香)
工作报告方面思路整理迟迟未开始。(污垢越久越难清洗)
昨晚回家大量时间刷抖音,两次叫停没有结束。而后开启无限循环模式。(带着目的刷抖音!!!)
最后一个议程:回看日记
看了2021-03-22,当时确实觉得非常有效,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两个问题:
- 为何有效而我没有实际应用?
- 为何我没有基于此去做训练?
貌似还是有实际运用的。当和媳妇有争吵时,我会马上放弃争吵,大家都形成了防御机制,没啥道理可讲。至于说服…… 我一直尝试用最最最正确的语言(大道理)来说服。说实在话,没有落实到具体行为的议论只会给人徒增烦恼。我一直建议她读书,有具体给她推荐过书吗?…… 貌似没有。
嗯,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