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忘了交代,《刑约第十六》亡佚,找不到了,所以直接学了第十七章《赏刑》。
今天我们学习《画策》。
画策,谋划策略,简单理解就是治国之法。
商鞅把前代历史分为昊英之世、黄帝之世、神农之世,三个伟大的时代都取得了非凡的历史成就。所以,法治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商鞅认为,制天下要先制其民,治民之本在于法治。
本章共有七节,各有侧重。
第一节主要讲时异时移,治理国家也要因时而变。那么历史走到今天,该如何治理呢?
商鞅给出了答案,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也许去刑,虽重刑可也。
就是说啊,用战争消灭战争,即使发动战争也是可行的;用杀戮消除杀戮,即使杀了人也是可行的;用刑罚消灭刑罚,即使加重刑罚也是可行的。
第二节主要讲了制敌先制民,制民靠法治,靠作战,管理军队则要靠连坐制度。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所以三军将士服从军令,军令就像流水一样,就是战死也不向后退。
第三节讲了环境的重要性,不同的法治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只处罚不守法的人,而不奖赏守法的人,因此不用刑罚民众也为善啊。
第四节的主要意思,阐述了国家治理的更好或者更乱,皆在于明主、贤人和明法。
第五节讲了法度、法令的力量在治理国家时的重要作用。国家削弱就会奸民当道。
何谓奸民?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此之谓奸民。
第六节主要讲从国家自身做起,树立自信,方可“其志足”,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七节主要讲,仁义无法治天下,尊重法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就能达到善治,也就是说,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