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老师,看见那身影,我便能第一时间从他们的神情里看见他们的孩子。
零八年刚刚走出校门的我,以一张社会白纸的身份跌跌撞撞地东奔西跑四处寻找收容我的地方。不断地笔试、面试、等待、抱歉被刷……后来软磨硬泡地进了现在这所学校,一个小小的民办外口中学。在这里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从学生转变成了教师。
外口,顾名思义,大部分生源都是外地。都认为私立校条件不错,但这确实是一个穷学校,因为它面对的都是些穷孩子,甚至是让人有些心疼的孩子。
他们的“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许多人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拮据——
NO.1注册
开学前期琐碎的工作都很多,老师都是会比较忙一些,学校安排我做注册工作,所以几个老师弄了几张课桌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前来注册的人不少,有学生自己来的,有家长带学生来的,也有几个家长一起来了解情况的……
小时候读书时,都是自己揣了钱去搞定的,不过那时读书学费再高也不过几百,只知道从老爸手里接过钱,却没有打量过他的神情。而那几日注册开发票,终于见着了为人父母的艰辛。
临近中午,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家长,他们多是穿着不同工厂的工作服去的,甚至有些衣裳上满是污渍,足见他们是见缝插针地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来的学校。彼时的学费比上一学期涨了五十,我看着一位老父亲哆哆缩缩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哆哆嗦嗦地打开纸包,又哆哆嗦嗦地将钱数了一遍又一遍,才有些不舍地把钱交到我们财务手里,双眼眨也不眨地看着那台正在工作的验钞机(确切地说是验钞机上的钞票),而后看着钱被塞进了抽屉。
我们在那刷刷地写发票,撕得干脆利落,他们则是战战兢兢地问每一项收费的来源。他们一遍一遍地问,我们一个一遍的解答,直至我自己内心也生出疑惑,仿佛有些说不清楚了。心想着,这些脸上写满了苍桑的人,其实也是我们的父母啊……
也因为那上涨的五十,我看见了几张明显变得紧张的脸。他们一再地重复着一句类似的话。“怎么这么贵了……怎么一涨就是五十……”
这些,大多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工,识不得几个字,唯一个的本钱就是还算健康的一副身板。送孩子上学,也许,正是一个能够让他们屹立不倒的支撑……
他们的“穷”,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是因为他们未必能够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或者说曾经不够——
NO.2电话
有许多孩子,其实并不是从小就一直同父母在一起的,他们小时候,大多数是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或者哥哥姐姐、又或者独自一人被寄养在亲戚家中,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因而许多时候,在这样一群孩子身上,都能看见这样活着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家长的身上,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现象。
譬如,家长会。参加家长会的家长,有许多是极关心孩子的,拉着老师问个没完;有许多,却是匆匆地来过又匆匆地走了;而更有一些是舍不下那半日的工资,始终不曾谋面。
你可曾遇到过拖儿带女参加家长会的母亲?当时真的很难想象,当老师在谈着学生的情况时,一声婴儿的啼哭瞬间打破了彼时空气里严肃的气氛,站在门口的我一脸错谔。
他们的电话号码,很难长时间的固定。虽不是班主任,却也接到了不少家长的电话。
雨天了,会打电话问孩子是否准时到校;孩子钥匙忘带会打电话让转告说傍晚回家去哪个邻居家拿钥匙;歌咏比赛的鞋子忘买会打电话拜托安抚儿子,让他别急,他会在午餐时间赶去买了送学校;甚至于某个安静的午后,某个苍老的父亲,曾经问过我,他的孩子在学校是不是很爱吃零食……电话很多很多,问得最多的是“最近某某学习怎样?”“老师要帮忙管教严些……
但是,我真的心疼他们。
NO.3演讲
父母的种种,孩子却未必理解,甚至不愿与其说话。性格也好,风潮也罢,这内心似乎都有些过于麻木了,需要开导需要感动。
学校组织初二年级演讲比赛。愿意参加的还算不少。并未作过多要求,只是说过稿件要有感染力,至少能够感动自己。修改稿件的过程中,我在那些朴实生涩甚至错误连连的文字里,体会到了些许他们没有说出的爱。其实,感恩的心一直存在,并且他们在默默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有这样一位父亲,为了让女儿能上学不分昼夜地劳作;有这样一位母亲;刀子嘴豆腐心;又有这样一对父母为了能让不听话的孩子继续上学,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般在老师面前低头认错,千般道歉万般说情……
孩子的稿子里写道:“老爸,老妈,是我的这个老字把你们叫老了吗?”
谁知道呢?这又该如何解答?
因为自己的请假未能看到学生的演出,临走前嘱咐孩子要用自己最自然的姿势自然的语言发自内心地说出对父母的感谢。毫不造作地打动自己打动他人。
我想,对于为了生计而背景离乡的那份苦,旁人怎么说其实都只是隔靴搔痒。
而孩子的本真,以及那份难以对父母说出的感恩,诠释了一切。
后记:本文写于2009年12月,如今,我已不再是一名教师,我的孩子们也已经长大。昨夜翻看一个多年未去的社圈,发现此文,觉得当初的所思所感,虽然粗浅,但应该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