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却当年复一年,年味只能在返乡人匆忙的脚步声中去寻觅时,我们反而再也触摸不到那种对新年期盼的心情!当过年时的温馨、满足、收获的快感渐渐远离,随之而来的却是按部就班的仪式感与时光飞逝的紧迫感!
作为八零后,儿时春节的年味还是很浓郁的!无论童年时的新衣服还是少年时可以自由支配的压岁钱都让那时的我们对过年翘首以待!就连那一桌子即将粉墨登场的年夜饭,也够家家还用粮票的我们牵记一整个腊月!那时心目中的年味就是食品一店的人头攒动、各大菜市场的人声鼎沸、鞭炮齐鸣声中小伙伴们的追逐打闹、还有长辈们边做着各种美食边投来满含富足与爱意的眼神、亲戚们难得相聚的浓浓情意、以及一桌桌平时很难超越的美食与藏在枕头下的压岁钱!这些都让整个寒假都被满满的年味所净润!就连相邻而居的大叔都会在元宵节后矫情地“发誓”:一年不想碰荤腥,却在来年再次期盼新年的到来!而在父辈们眼中,年味更浓的新年应该在他们的童年,那种对美食的期盼与热忱,过年前的各种神圣步序,就像现在的孩子无法理解我们儿时过年的心情一样!
因此从古到今,中国人的年味除了家族团聚,无不和农业以及吃的文化紧密相连。当西方人把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与宗教挂钩,作为东方的农业大国,就自然而然把新年和食品紧密相连。秦朝的新年在农历十月,这或许是因为要庆祝丰收。西汉武帝中晚期时,才以孟春正月为首,这是春节的雏形。以后历代逐步完善春节的各种民俗,到了宋代,爆竹才成为年味中新的风景线!新年从秦朝时的丰收之日来到了汉武帝后每年的播种之时,无不饱含先人们对农业年年丰收的向往与美好祝愿。
在一个风雨五千载,时常要看天吃饭的国家,新年里的美食除了代表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人们平时想都不敢想,且最为珍贵的馈赠!这样的奢侈与情怀加上中国人所特有的家族情愫与祖宗崇拜也就自然而然构成了国人心目中最为地道的年味!如此年味,在现今视美食为健康绊脚石的当代人眼中,又如何辉煌再现?如此年味,在一个微信群就能让所有亲戚貌似天天见面,却无比疏远的现代社会,又如何返璞归真?当美食无法刺激我们的味蕾与荷尔蒙,亲情无法化解我们一年的困顿与压力,即使让城市的鞭炮声再现,而我们又能感受到多少其中的年味呢?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当怀揣着更多梦想的人们却迷失在过年时的喧嚣中;当实现了太多欲望的我们,却在现代生活中了然无趣。于是年味的淡与浓便不再是我们追索的唯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