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看到“冷暴力”三个字,很多家长可能还是觉得这种事离自己很遥远,认为自己并没有对孩子冷暴力,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冷暴力隐藏在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方面,只不过家长没在意,下面这些情景,你熟悉吗?
情景一
孩子:“妈”
家长:……
孩子:“妈!”
家长:......
是的,当孩子反复叫爸爸、妈妈时,家长无视孩子的声音,这就是冷暴力。
情景二
孩子(开心的/委屈的):“妈妈,我今天在学校……”
家长:“哦,这样啊,我知道了。”
对孩子敷衍,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也是一种冷暴力。
孩子放学了,高高兴兴地想要跟爸爸、妈妈讲讲学校遇到的趣事,或者是今天在学校受了点小委屈,希望父母安慰一下自己。
可是家长呢?家长工作了一天,用一句敷衍了事的“我知道了”打发孩子。
更有家长甚至连孩子究竟想说什么、说了什么都不管,用一句“你天天上学都是这些事,天天说,烦不烦啊!”将孩子所有的话堵了回去。
情景三
表面上坐在孩子旁边,说起来是在陪孩子,其实在玩手机,这是最残忍的冷暴力。
家长玩着手机坐在孩子旁边,打卡式陪伴孩子。
其实,家长这样既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也没有陪伴到孩子。孩子看着家长在旁边却不理自己,还有可能会被家长嫌麻烦,委屈而无助,还会认为家长不爱自己。
冷暴力并非一句空谈
冷暴力并非一句空谈,对孩子的影响无法忽视。
①孩子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疏远
长期被冷暴力的孩子,会因为家长的态度而缺乏安全,严重的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心理阴影,伴随孩子一生。
同时孩子会因为家长的态度下意识疏远家长,如果家长又因此认为孩子与自己不亲近,言语上斥责孩子,更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恶劣。
②孩子缺爱,失去自信心
长期被冷暴力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会试图从通过讨好的方式获取爱,也会尝试从另外的人身上获取爱,不仅导致讨好型人格的形成,也会让孩子对陌生人的友好无法拒绝,平白增添危险。
此外,孩子也会因为失去最亲近的两个人的爱,而失去自信的支撑点,如果没有找到自己身上值得自信的点,很可能就会产生自卑想法。
③孩子心理压抑,自我贬低
长期被冷暴力的孩子,会因为家长压抑的情绪而受到影响。压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一旦孩子也因此情绪长期压抑,轻则自我贬低、自卑,重则产生心理疾病。
④心理阴影一旦产生,孩子也会不愿意与别人沟通,长期被冷暴力的孩子,很容易会产生心理阴影。
这种心理阴影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也会让孩子在面对其他人时不愿意沟通,用冷漠的态度面对,严重影响孩子与他人的沟通,对孩子未来的交际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⑤使用破坏性方式希望引起家长注意
孩子被冷暴力了,被家长忽视了,可能会采用某些极端的方式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例如破坏某些东西,甚至是损坏自己的身体,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够得到家长的关注,得到家长的爱。
⑥性格变孤僻、敏感、易抑郁
孩子被冷暴力了,长期影响下,会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性格会因此而变得孤僻、敏感,一件小事都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抑郁的想法。
⑦学着大人的样子解决问题,失去孩子的活泼
被冷暴力对待的孩子,可能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去对待自己遇到的人、事、物。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非空穴来风,孩子最亲近的人就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父母冷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也会依样学样。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需要情感的连接,更需要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为人父母,请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