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先是和爱人一起到郑州花卉市场买花盆,倒腾花花草草,想到今后一周要在信阳,把该浇水的浇完,就赶到学校接女儿。今天学校课时全部结束,我们过去帮助收拾东西,要带她提前回信阳调整熟悉。夏季的被褥简单好拿,倒是书籍装了整整两大箱子。回家后快速整理,看看哪些需要带走,女儿总是担心有些资料还要再看看,几乎没有拿下来多少东西,三人分工合作全部运回。
感恩交通便利,高铁一小时多点就到信阳,没有耽误吃晚饭。到郑州上班后,信阳的家空无一人,只能叫房子。今天三口人拿着大包小包往屋里一堆,卫生来不及打扫,家的味道立刻就生动起来。晚饭后随意的坐在沙发上,看着熟悉的夜色,倒一杯开水,品味着岁月的味道。热闹与我,寂静与我,都在这个地方。我想,这样的地方,应该叫做,家。说到底,家就是归属的问题,心若踏实,哪怕四海漂泊,住茅草屋,帐篷,也有家的感觉。心若不定,房子再多也还只是一个建筑物而已。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感恩爱人和孩子,三足鼎立,稳稳撑起的这个小家。不管信阳,郑州,旅行至外地,三人在一起就是满满的家的幸福。感恩一出车门迎面扑来宜居小城信阳的清风。感恩弟媳妇开车来接站,早早等侯在那里。感恩婆婆关心,平时一人随意起居饮食,而我们一回来,虽由我来做饭,但她也要正式认真地准备,几天后的伙食都已确定。感恩母亲的笑颜,女儿从小在姥姥家居多,最喜好姥姥家的饭菜,所以高考大餐自然由把做饭当乐趣的母亲包揽。感恩弟弟们的问候,都纷纷表示要请女儿吃饭,被我一一拒绝,一切待考试后再相聚。这就是大家庭的温暖。
稍后下楼在大院里走走,清新凉爽的空气,斑驳陆离的树影,昏黄如和蔼老奶奶眼神的路灯,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房屋建筑群。退休老总工和他的妻子,几位年龄相仿的老阿姨数年如一日就在楼下的草坪前散步锻炼,孩子们在大路上、篮球场上尽情奔跑,三三俩俩的行人认识或不认识都点头微笑,不时有小汽车轻轻地进进出出。几千人的单位内生活小区,秩序井然,没有显出丝毫喧嚣与嘈杂,一栋栋住宅楼里透出明亮的家的光明,一切如此静谧温馨。感恩大院文化渗透浸润,文明和谐亲如一家。女儿就是在这个亲情大院里疯跑着长大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几乎天天见面,犹如自家后花园一般自由。沿路走着一幅广告映入眼帘:创文明单位、做文明居民。通俗易懂,亲切自然。我随手摆正没盖好的垃圾桶,捡起孩子们无意丢下的糖果纸,心情安然而淡定。感恩大院文化,感恩这里的树木花草,人与自然的和谐。
女儿坐在久违的钢琴旁弹奏出优美的旋律,可是过了一把瘾。她自己讲,在郑州时,如果特别想弹琴,就骑上共享单车到学校附近琴行去。今晚,我没有阻止她的无节制,也没有提起学习的事,尽管高考在即。只在心里默念,孩子尽管放松心情吧,人生漫长,我们会慢慢等待你的花期。
把种下的感恩的奉献的爱心的好种子汇聚的正能量回向我的孩子,家人,大众,祈愿每个生命都如花绽放,收获满心的欢喜和幸福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