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投资经验,买过定期,各种宝宝,股票小试,也经历了P2P的暴雷,现在基本就基金了。
这几天力哥投资课跟大家分享了三种不同的投资者和投资心态,觉得挺有意思的。
那是哪三种呢?分别是仓鼠,河马和鳄鱼。
大家当成故事听,听完后可能会有一些对于未来投资心态的启发。
今天出场的三个人——老陈、老王、老张都是我爸在保险公司的同事。这三个 人,加上我爹,4 个上海老男人,在十几年前,因为炒股这个共同的爱好,走到 了一起。目前还保有联系。
几个人聚首在一起交流炒股,是 08 年的年底。正好,大盘从 6124 点跌回 2000 点以下。
之后,大盘又经历了 N 轮牛熊,我做了个图简单总结了一下:
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之中,有的人一直赚赚亏亏,只是“参与“了股市;有的人亏 了上百万,幸亏没有怎么累及生活;有的人投机成功,跨越了原先的阶级。
先说说老王和我爸,他们是一类人,我觉得称之为“仓鼠型投资者”比较合适——
胆子很小,只敢拿出身家里很小一部分投资股市。小仓位运作,操作起来也很小心翼翼,即使老股民的陋习一个不落,总的来说也亏不了多少钱。
老王和我爸,在股票知识的学习上是毫无长进的,只是停留在初学者的 level。 时代的印记很明显,他们刚入场时,恰逢四万亿牛市,当时是周期股、金融地产 的天下。所以,直到今天,出现在他们持仓里的股票始终是:中信证券、浦发银 行、中煤能源、中国铝业、保利地产(保利算是最好的了)这些股票。
老股民的陋习,他们一个也不落下:
1 自信过头,即使炒股十年都没怎么赚钱,也不幡然醒悟买基金,依然是做个股为主
2 没有概率和赔率思维,一定是涨一点就抛,跌了就死扛,扛不住了才割肉。
一直都是赚小钱亏大钱。
3 进入股市是娱乐为主,赚钱为辅。吃到几个涨停板,比实际赚到钱要高兴。
对家人报喜不报忧,总感觉 TA 一直在赚钱,一拉账户却不是怎么回事。
4 别人贪婪他们一定贪婪,别人恐惧他们一定会恐惧。2015 年牛市顶点的 6 月份,是我爸仓位最高的时候。后在我的提醒下清仓了大半,7 月初又忍不
住进去抄底了,最后抵不住恐惧心理,7/9 号早上在跌停板上割肉。
总的来说,这两位仓鼠型投资者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全时段关注 A 股市场。 即使是行情糟糕的 2010-2014 年,也会短线打个 1-2 万块玩玩。真正的牛市行情 来临时,比如 2014 年底、2019 年初,都能及时感知到,并加大仓位参与。
具体操作上,就很有问题了。牛市里面也是频繁换手,拿不住股。由于短线技巧 不过硬,通常是玩了个寂寞。大盘上涨 100%的情况下,一般只能赚 20-30%。 熊市前期,一波把盈利亏完,就暂时退出市场,观察为主了。
我觉得,“仓鼠型投资者“代表着大多数人——想赢怕输,有些不切实际的小幻想, 想靠着小资金在股市暴富。但终究,理性会战胜冲动,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 确定的股市。每轮牛市行情中,老王和我爸都会用几十万本金赚个几万块,又在 熊市里亏回去。
再说说老陈,是典型的“河马投资者”——胃口大,敢上重仓投股市;屁股大,买 入之后能长期拿住;反应慢,行情到顶部才入场做“接盘侠”。
在股市之外,老陈其实是一个成功人士,上海男人里罕见的富有冲劲,在公司里 的业务量占比很大,每年都能赚个百八十万进账,房子也买的徐家汇的大户型。 在 A 股里,老陈也想大干一场,赚它几个小目标回来。09 年的时候,老陈忙于 业务,没有投入资金到 A 股。之后想投钱的时候,指数趋势已经扭转直下,老 陈就收手了。这点做得非常好!没有逆势抄底被套牢。
后来,老陈是在 2015 年的 5 月份兴冲冲地进来了。那个时候,中小盘个股一个 月翻三倍很正常。赚钱效应实在太强了,再忙于业务的人也会被吸引进来。 这回,老陈一口气就砸了 500 万进去。逆势抄底忍住了,追高还是忍不住的。 这一下子就被历史大顶套住了。 老陈这个人,信念还是比较强的,朋友圈经常发发“大国崛起“的玩意。股票也拿 得住,舍不得割肉,500 万资金,几轮股灾后,只剩 150 万了。好在,涨的时候 也坐得住,现在总算是回血到 300 万。 河马型投资者,一般在现实生活中都混得不错,对自己的判断充满自信、耐得住 性子。 但要在股市赚钱,光有自信和耐心还不够,具有比较高的认知也是必需的。 决定河马型投资者赚不赚钱的,是入场的时机。如果老陈是 2016 年入场,买了
当时热门的白马蓝筹股,那这几年他可能就赚大了,这五年来,一直都是白马蓝 筹的风格。 老陈还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追热点。虽然一把年纪了,好奇心倒是挺强,后续 投入的资金,买的都是市场热点。2019 年追芯片,2020 年追白酒、疫苗股,最 近又在大笔投入新能源车。买入的时间点都是行情的尾声了,总是慢一拍。
最后我想说一说老张,这是一个职场失意的普通人在股市逆袭的小故事。
老张 80 年代毕业于交大机械系,毕业后经分配,一直在国营厂工作。90 年代, 国营厂关门了一批,老张下岗了,幸好,经人介绍进入了保险公司。 老张是典型的工科男,讲话慢吞吞,大部分时间总是在想自己的事情,不太与别 人交流。这样的性格,做起销售工作就很吃亏。财产保险在 1990 和 2000 年代 是个比较赚钱的行业,2008 年的时候,其他几个人都拿到 30 万以上的收入了, 只有老张拿个 15 万,生涯最高未曾超过 20 万年收入。 老张将自己的精力都花在了股市上,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他是动了脑子的,不像 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股民,所谓的“勤奋“就是十年如一日地看 K 线。很早的年代, 老张就将炒股工程化、体系化。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离场、买什么标的,都 心中有数。
2008 年时候,老张就对我爸说过:“如果个股选不来的话,就买 ETF 基金就好了, 时机踏准了也能赚不少钱。“2008 年,沪深 300ETF 都没上市,只有上证 50ETF, 属于专业投资者才会关注到的领域。而且,那时候主动基金数量很少,经理从业 年限很短,业绩甚至也没指数基金好。老张眼光毒辣地选出上证 50ETF,想必其 在 2008 年时候已是功力深厚。
2019 年的时候,老张又对股友们说:“如果不知道买什么个股的话,就买一些知 名基金经理的产品吧。“这一次,又踩准节奏了。 大家都知道老张股票做得好,经常请教他怎么操作。老张不仅股票炒得好,还擅 长教人。他从来不说自己买了什么个股,只是在时机的把握上给一些建议:“投资 最好让自己舒服。如果觉得做起来很容易的市场,那就多放一点钱;感觉机会一 般的,那就少放一点钱;感觉很难做的时候,空仓等机会。“ 短短几句话,即使不怎么懂估值、趋势的人,也能有个具体的感觉。 每次牛市正酣的时候,老张总是重仓在场;每次熊市跌得惨烈的时候,老张总是 不在场;每次跌无可跌,底部震荡的时候,大家发现老张又杀回来了。 顺便透露一下,老张在去年下半年就提前清仓买房了,空仓了几个月,发觉市场 局部回暖后,又回来轻仓做做短线。 十几年光阴,经过了几轮牛熊,老张成了股市赢家、人生赢家。据其透露,08 年手里只有 30 万本金,之后就没有再额外向股市投入过钱(因为夫妻工资不高, 都要消费掉)。2015 年,这部分钱就已经膨胀到 500 万。牛市顶部,老张一把剁 掉 400 万仓位,因为工资比较低,又利用抵押经营贷、按揭贷款总共贷出 200 万,买下一套古北 600 万的投资房。剩下的 100 万资金继续在股市里操作,到 去年下半年又增长到 400 万,提取 300 万资金,卖出自住房,全款买下一套 1000 万的房产。
目前,老张在古北的投资房已经涨价至 1500 万,去年买下的自住房也在新一轮 涨幅中涨价到 1300 万,加上剩余的 100 万、扣除少量贷款,老张身家已经接近 3000 万。
对于一个年收入从未超过 20 万的工薪族,这是难以想象的。
我盘算了一下,老张的财富已经和曾经最有钱的老陈持平了,老陈徐家汇一套三 房 2300 万+300 万股票。 关键的是,这几个人都已经退休,今后比拼的就是投资能力了,老张和老陈的差 距会越拉越大。
最后,我们重点总结一下老张的成功案例。老张是典型的鳄鱼型投资者。大部分 时间段,都是观察猎物为主。出现很好的机会时,会全力出击,追求一击致命。
只要是老张重仓出击的,还没有失手过。概率 100%的情况下,再精选标的、提 高赔率,这才是投资高手的所作所为。 老张有几点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
1 涉猎很广泛,从股票到基金,基本是把全市场的品种都浏览过了,才能挑选 出相对比较好的标的。
2 有强烈的机会成本比较的意识,不在一个投资品上单吊。2015 年中、2020 年底卖股买房时间点非常精准,都是股票性价比偏低、上海房产调整数年凸显性价比的时机,完美地实现了资产轮动。
3 投资思路与时俱进。老张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08 年刚开始有 ETF 基金,
他就都研究过了。2019 年主动基金的投资机会他能把握,说明也是事先研究 过了。资本市场的实战是个残酷的战场,并不是单机游戏,只有靠不断地学 习、进化,才有可能在每个时代都跟上市场的节奏。
老张的成功,性格上也有必然因素。首先,他是那种佛系、不太在意他人眼光的 人,大部分时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投资是一项独立的任务,不需要任何团队合 作,越是能独立思考的人,越是容易在投资上获得成功。其次,老张说话、反应 都慢半拍,不是那种急性子的人。财不入急门,机会一直都有,找准机会再下手, 比无脑一把 all in 的方式好太多。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不是每个人天生都适合做投资。但我们后天也能培养自己 的品行,尤其是独立思考这方面。每天刷公众号、财经新闻的时间,不如都拿来 独立思考策略。光学习不思考,是很危险的。况且,现在网上信息太杂乱,学习 的东西准确率有没有 50%,都很难说,更凸显了思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