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是这样努力的?
强迫自己早起
每周跑三次步
每天读一本书
订阅N个专栏
重新开始学英语
每天写反思日记
...
使用各种时间管理工具
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
广泛涉猎各科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
一开始,确实感觉收获很大,而且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更加努力去提升认知。
...然而并没有。
相反越往后越焦虑,认知感觉提升了,但生活并未有所不同,依然在原来的轨道上循环往复。就像灵魂跑得太快,身体跟不上节奏一样,每天内心极度煎熬!
为什么自己一直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不是越努力越幸运吗?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同有此疑问!
成长陷阱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说,那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一个看不见的成长陷阱。
一旦我们看清这个陷阱,就有可能省去数年的摸索时间,让自己真正远离沮丧和绝望,靠近幸福与成就,达到一年顶十年的功效。
要了解成长陷阱究竟为何物,首先要认识一下“向内成长”和“向外成长”这两个概念:
向内成长,就是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习惯培养。
向外成长,就是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演讲等技能打造。
看到这里,估计你跟我一样就明白了: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梁宁在得到课程《产品思维30讲》问:
你对自己的存在战略设计是什么?
你能存在,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别人需要你,别人能持续依赖你!
为什么别人需要你?是因为你能提供价值。
为什么别人能持续依赖你?是因为你能持续稳定提供价值!
我们每个人早起、跑步、读书、学习,忙碌到感动自己,然而这些活动都是内部循环,不直接对外产出,所以无法参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循环,也就无法别人强烈地需要!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很多人都面临同样的成长困境——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早已绝尘而去。
大部分人急的团团转,但不知道怎么办。但也有一小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
俗话说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成功的方法总能给到我们不少启示。谁不想少走弯路,一年顶十年呢?
更何况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别人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才会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一起来看两个例子:
《一年顶十年》的作者:剽悍一只猫
2014年8月的一个深夜,剽悍一只猫躲在被子里痛哭。一边哭,一边问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那时候,剽悍一只猫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中学英语补课老师,住在月租1200元的老房子里,经济状况很糟糕。
2014年9月,在银行卡里只有9000多元的情况下,剽悍一只猫花了5000元参加培训班,开始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2015年3月,剽悍一只猫开始加入各种互联网学习社群,陆续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看到了很多新的可能。
2015年11月,攒了差不多10万元的我开始遍访名师,探索自己的全新未来。
2015年12月,剽悍一只猫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剽悍一只猫。
2016年5月,剽悍一只猫的微信公众号有了10万读者,这给了剽悍一只猫很大的底气。很快,剽悍一只猫离开待了六年的城市,来到了上海。
此后,剽悍一只猫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升级。截至2019年12月31日:
剽悍一只猫累计见了数百位各领域的牛人
剽悍一只猫的微信公众号矩阵有100多万读者
剽悍一只猫主编的音频节目“剽悍晨读”在“喜马拉雅”有3300多万播放量
剽悍一只猫在“一块听听”有11万+付费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
剽悍一只猫在“果壳”旗下的“饭团”有12万+订阅用户,在该平台排名第一
剽悍一只猫在“有讲”有18万+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
剽悍一只猫在“樊登课堂”有11万+付费听众,单场音频分享销售额突破百万
剽悍一只猫转型成为社群商业战略专家,并被“樊登读书”聘为首席社群顾问
剽悍一只猫的成长秘诀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剽悍一只猫的财富与影响力升级的十大心法是:
保持渴望。渴望成大事,而且是持续渴望。
舍得投资。如果不舍得投资,很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与我无关;如果我不舍得投资,别人不愿意跟我玩,不愿意给我机会。
常被碾压。就是经常去找能在某方面碾压自己的人,跟他交流,感受差距,向他学习。
边学边帮。要想学得更好,发展得更快,我们不仅要不断“向上学”——向厉害的人学习,还要不断“向下帮”——帮助需要我们的人。
扛起责任。有了责任,就不能活得太任性,尤其是在责任比较重的情况下,让自己更有自控力,是绝佳的选择,否则,你就没有办法好好地负责。
学会挑选。有人见钱就收,什么活都接,什么客户都服务,结果,口碑越来越差,生意越来越不好。
往长远看。做事总是往长远看,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写你所做。这不仅可以让你的文字更有说服力,还能倒逼着自己去行动,去做出成绩。
日拱一卒。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日拱一卒”的活法,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在许多方面的条件很一般,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有胜算。我坚信,就算底子不如人,只要保持每日精进,总有一天我会脱颖而出。
终极秘诀。甘为人梯,近我者富。把自己当梯子,总是帮他人上去。毫不夸张地说,做好这八个字,一个人的魅力将远超绝大多数人,很多优秀的人会主动找你,财富自然来,影响力自然有。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
2017年,周岭36岁,在一个被很多人认为已经老大不小的年纪,毅然开始探索。
周岭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清楚了部分规律和真相,知道了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当周岭把这些思考和方法论分享到网上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他们惊讶于周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蜕变,并主动给他发来反馈,不断抛来成长的困惑,希望周岭能帮助解答。
从这些提问中,周岭看到无数渴望成长的人,于是决定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
2018年5月的最后一天,周岭在个人公众号上开通了问答专栏,从此多了一个成长咨询师的身份。虽然是业余的,但他也因此有了大量接触“困惑样本”的机会。
于是,有了《认知觉醒》的出版。
周岭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
摩西奶奶(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
王德顺,50岁健身,79岁走上T台,如今85岁还活跃在各大舞台之中。
褚时健,74岁开始第二次创业,种橙子。
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
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由此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我们不输出价值,参与社会价值交换,那么别人就不知道我们是谁;如果没人知道我们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价值,那么别人也不会关注我们,支持我们,主动为我们调动社会资源。
所以成长的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我能提供什么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教授包政说,要从自己能力和资源的延长线上做选择。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成就最能激励一个人!
结合两位大师的忠告,回顾过往,我最有心得的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恰恰是内向成长的成果。
我知道如何高效培养一系列行为习惯:读书、日记、反思....
我也知道如何不费力的养成一系列身体习惯:早起、锻炼、减肥(增肥)....
我还知道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成长性的思维习惯:我现在不怕失败,不纠结于失败,积极面对失败,把失败当成成功的过程,善意的提醒,有益的发现和学习的机会。
五年间,我尝试了多种改变的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搜罗和整理了大量的方法论和工具,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都是我可以交付给你的价值
另外,我还有“学习逆袭的经验”,从初中2年级倒数第3名(全班72人),到高考全校第1,全市前5,全省前100的考试战绩,学习考试对我来说并不是大问题。
我知道“学渣”的心理,也知道成长的“拦路虎”,更知道如何让“学渣”们一步步变得更好,更何况我还专门研究了学习的方法,研读了40多本关于如何学习的著作。
甚至,我还有“长期失眠治愈的经验”,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我记得非常清楚从2015年12月1日,开启了长达10个月的失眠。
有过长期失眠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感受。幸运的是,我自己把自己给疗愈了,这当然免不了尝试看医生,使用各种神器和偏方,但最终是自我疗愈的。
我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课程,从脑科学,神经科学,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科学等领域找答案。
当我意识到,是我自己让自己不要睡着的。对,没错,是自己不让自己睡着的,就在那一刻,我的失眠好了!失眠再也没困扰过我!
所以你看,我踩过很多坑,有很多失败的经验,同时我也有不放弃的强大意志力,并且我还很能研究,可以说,我在改变的路上,是个小能手。
现在,我需要把这些心得和高手们的成功案例和方法论经过打磨,以产品的形式推出来,帮助到更多有习惯培养困惑的朋友,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成长,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我将通过养成一个习惯的心法和策略与大家一起探索创造个人价值的路径,与大家一起做成一件对大家很有用的事,以此获得人生的幸福和意义。
亲爱的朋友,从今天开始,让我一路相伴,协助你培养好习惯,铸就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