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本来是买来给孩子看的,她翻两下就放下了,上个月我每天诵读一节或两节,读了大约半个多月。
真正诵读后,我才知道其中简短对仗的字词间包含很多典故和故事,诵读难度不小,内容也不容易理解,况且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些故事已经淹没在故纸堆中,没有太大意义。怪不得孩子不愿意读。
通过诵读,我发现看书和读书还真是不一样,看书可以不求甚解,浮光掠影地看过去就算了,但读书时,至少得知道音标,简单了解典故,这样读起来才更有感觉,读出字词对账、抑扬顿挫的那种美感,而且读书比直接用眼看书多了一个用耳听书的维度,所以整体上产生的美感不太一样,读完感觉神清气爽。
说起来这些年我也读了不少书,但自从高中毕业以后,基本上没有诵读过一本书。现在看到孩子绞尽脑汁地背诵语文书上的文章和诗词,已经忘了自己小时候有多么讨厌背诵,反而谆谆教诲这些都是精华,一定要会背。
还记得高中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实在太长,我死活背不出来,被老师说“孺子不可教也”,那时总觉得语文老师是在为难自己,现在肯定不那么觉得。不过那时的感受也是必然的。文化固然是瑰宝,但不同年纪的人对瑰宝的感觉不一样,小时候只觉得那篇文章晦涩难懂,而且没有背诵的动力,感觉背诵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一点意义都没有,就是浪费时间。
现在有了不少阅历和人生经历,才明白范仲淹可以将自己的遭遇和生存环境如此深刻地表达出来,才情真高,而且自己也有过很多不如意的时刻,所以这篇文章能与自己产生共鸣,所以,值得自己反复背诵。
也许,以后不只要看书,平常也可以找一些美文读一读,陶冶情操。读完这本书,我起了心思,想把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诵读一遍,培养一下自己的语感或美感。中国文字进化了这么多年,一定有其自身规律。好的文章诗词读起来也非常好听,就如那些经典诗词一样,应该符合人类的美感规律。我们就算不懂,但也不妨碍去欣赏。